本报11月10日讯(YMG记者高少帅)经国务院批复同意,烟台高新区与其他12个省级高新区一同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这标志着烟台高新区被纳入国家创新体系,进一步奏响跨越发展强音。
烟台高新区成立于1990年5月,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10家中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科技工业园区之一,也是全国第一家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化合作示范基地。设立以来,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目标,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先导,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8年12月,市委、市政府对高新区体制进行调整理顺,赋予其市级管理权限。2009年3月,高新区举行“二次创业”启动仪式,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号角正式吹响。
为进一步推动高新区发展,打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隆起带、产学研结合示范区和高端服务业聚集区”,烟台高新区向国家科技部递交了升级国家级的申请。2010年9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包括烟台高新区在内的全国13个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
目前,高新区围绕确立的产业重点,实施产业立区、科技兴区、人才强区战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瞄准国内外500强、央企和高校院所招大引强,先后引进了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中电投烟台核电基地、拓普邦生物科技园、东方智能科技园、山东正元地理信息产业园、中科院计算所烟台分所、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目前,投资80亿元的科技中央商务区(CBD)、投资6亿元的拓普邦生物科技园、投资5亿元的中电投烟台核电基地等已开工建设,投资10亿元的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投资10亿元的东方智能科技园等项目也将于近期陆续开工。晋级“国家队”后,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还将落户———烟台高新区历史,将掀开新的一页。
更多报道见3、12版
新闻推荐
养老保险专家做客96110为市民解疑释惑, 社保缴费不满15年可延长退休
本报11月11日讯(YMG记者夏丹通讯员葛安吉)今天上午,烟台日报传媒集团96110民意通呼叫中心,邀请三位企业养老保险专家做客本报和水母网,详解政策,并对市民提出的问题...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