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芝罘区食品加工企业的生产车间要显得比以往更为规范和标准,“现在要比以前严格多了,食品安全一旦出现问题就要由我们负主要责任,这样一来,作为食品企业,我们的生产加工每一个环节都要比以前更为严格才行。”芝罘区某水产品加工厂负责人告诉记者。自从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后,作为城市中心的老城区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各家食品企业纷纷自查自纠,企业发展更加昂首阔步。在这些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贤内助”———烟台市质监局芝罘区分局的质监专家。
77家企业承诺:食品安全我负责
【精彩亮点】芝罘区77家食品加工企业签订《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承诺书》;针对接二连三的奶粉事件,对辖区内奶粉生产厂家实施驻厂监管,确保每一批产品检测合格才能出厂销售。
【全景回放】柴米油盐酱醋茶,事事关心;衣食住行购乐游,处处牵连。这副对联形象地反映了质监工作与老百姓生活的密切关系,也体现了质监工作者关乎民生、情系百姓的社会责任与浓浓深情。
今年上半年,市质监局关于全面落实食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工作的通知下发后,芝罘区质监分局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相关执法人员对《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和《食品生产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并严格按照市质监局的相关要求制定工作计划,于四月初制定了《芝罘区质监局全面落实食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工作配当表》,将落实主体责任的工作细化到各科室,责任落实到个人。
4月23日,芝罘区质监分局组织辖区内所有食品企业对《食品安全法》和《监督检查规定》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法规进行学习。芝罘区内七十多家食品企业的企业法人和质量安全负责人参加了培训,要求企业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自查,并与企业签订了《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承诺书》。在企业自查结束之后,芝罘区质监分局根据企业提交的自查情况对企业进行了核查。共对辖区内77家企业进行了监督检查,经查,企业自查情况基本属实,多数企业都已按照《食品安全法》和《监督检查规定》要求,并核对自查表进行了整改。
今年,婴儿奶粉接二连三爆出不合格事件,根据市质监局及芝罘区政府的要求,芝罘区质监分局立即启动食品安全应急预案,按应急预案中的部署投入工作。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和省、市质监局部署,对全区范围乳制品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检查,对正常生产的烟台长生乳品有限公司实施驻厂监管,驻厂监管工作一方面对原料奶进厂、生产过程、成品出厂等各关键环节是否符合规定进行监管,除按规定开展正常的检验项目外,必须对每一批原料奶和成品奶的三聚氰胺指标进行检测,在对原料奶和成品奶取样送检中的产品,由芝罘区质监分局封样,加贴芝罘区质监分局的封条,同时企业要在封条上加盖企业公章,由企业送烟台市质检所办理委托检验手续,检测合格的产品才能出厂销售,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另一方面驻厂监管人员认真做好驻厂监管记录,监督企业做好原料验收、生产、销售等各环节的记录,并于每天下午3点之前上报监管情况。烟台长生乳品有限公司在乳制品整治活动中需要负担产品检验费,芝罘区质监分局主动联系烟台市产品质量检验所,减免了部分费用,并且加快了检验程序。此举保证了企业正常生产,得到企业好评。
多年强制性认证检查:今年零违规
【精彩亮点】通过多年的强制性认证产品的检查,芝罘区各大商场和专业市场不仅大力支持质监部门的工作,并且在采购验货时,都把提供3C认证证书作为必需的条件。广大消费者在购买3C认证产品时,也将查验3C标识作为选购产品的一个因素。今年5月,芝罘区质监分局在检查一家大型超市的3C认证产品时,几乎查不出违规产品。从这个角度说,芝罘区质监分局开展强制性认证检查,收到的社会效益远远超出了执法检查本身的意义。
【全景回放】芝罘区地处烟台市中区,商业、服务业相对发达。一方面辖区内集中了沃尔玛、大润发、国美、苏宁、振华、家家悦等大型超市和强制性认证产品集中销售的多家专业市场。另一方面,辖区内的强制性认证产品的销售商、代理商比较集中。为强制性认证产品调查取证工作带来方便。按照国务院三定方案的划分,流通领域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划归工商部门,但是强制性认证产品的监督工作是认证认可条例赋予质监部门固有的职责。为保证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实施,自2003年5月1日起,芝罘区质监分局始终深入持久地开展强制性认证产品的查处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全局执法检查的重点来抓。2010年1-6月分局办理的涉及流通领域强制性认证产品的案件占全局全年执法案件的75%,芝罘区质监分局开展流通领域强制性认证产品检查,涉及产品品种全面,查处涉及的违法行为全面,检查手段强调快速、准确、证据充分。据了解,芝罘区质监分局将强制性认证产品扩大范围,查处的案件涉及的产品包括电线电缆、开关插座、配电箱、电动工具、大小家电、玩具、移动电话、汽车配件、油漆、计划生育产品、信息产品、医疗产品、消防等产品。据稽查队队长袁晓冰介绍,这些种类的产品在辖区内都有大大小小的销售市场,执法人员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利用某个时期对一个行业进行全面检查,不仅净化了整个行业市场,而且在整个行业起到了履行质监的监督职责,同时也起到了宣传法规的目的。通过认真学习认证认可条例,使业户们深刻理解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的要求。执法人员还对规避细则要求的产品细致深挖,准确找出不符合认证要求的证据,严厉查处应认证未认证、虚假认证、擅自变更获证产品或更换关键部件材料、伪造、冒用认证标志、认证证书等CCC违法行为。重点突出强制性认证的产品有效性、一致性。
多年来,芝罘区质监分局结合实际情况在检查强制性认证方面形成了固定的程序,对现场检查取得照片证据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查对国家认证认可信息网,然后反馈给当事人。遇到难以把握的问题,及时和相关的认证中心或认监委职能部门确认。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无一例行政诉讼案件
【精彩亮点】上半年,芝罘区质监分局发出安全监察指令书24份,责令限期改正设备60台、责令停用设备60台、查封3台,立案8起,培训特种设备作业人员700余人次,无一例行政诉讼案件和行政复议案件。
【全景回放】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它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备,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安全监察是保证特种设备安全的基本手段,为了保证在特种设备安全上不出任何差错,芝罘区质监分局坚持预防为主,突出重点场所、重点内容、重点设备和重点问题“四个重点”,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消除隐患,夯实基础,确保了辖区无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今年6月,芝罘区质监分局执法人员接群众举报对一家生产加工建筑钢材的工厂进行查处,由于从业人员不了解国家对建筑钢材产品实施的新标准内容规定,错误的改变工艺,致使加工的钢材出现重量偏差产品不合格。执法人员在依法查处的同时,及时向工人们进行了产品标准宣贯,找出不合格原因改进生产工艺。并责令当事人召回已出厂到工地的2吨钢材。消除了安全隐患的同时企业的生产又走上了正轨,执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按照芝罘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芝罘分局配合区属重点开发项目的进展,为保证工程质量,保证工程安全,发挥监督职能,开展了对重点项目工程建筑材料的监督检查。半年来,芝罘区质监分局共对区属重点工程项目12个工地进行了检查,检查产品涉及建筑钢材、安全网、砂浆、水泥等建筑材料。在执法检查中,对生产加工不合格热轧带肋钢筋的查处是行政执法新的领域,部分不法商家采用新设备对钢筋进行拉拔、调直。按照2007年实施的GB1499标准,这种经过加工的钢材出现了质量偏差超标的现象,甚至有的还出现了强度不合格的现象,今年至今我局查处了6家违法加工钢筋的企业。这项活动有力的打击了违法行为,规范了钢材市场。
元旦、春节、五一及“两会”期间,人员密集且流动量大,容易发生安全问题,芝罘区质监分局年年确定重点,确保安全。在场所上,他们确定宾馆、饭店、商场、车站、公园等公众聚集场所,重点突出“五查”:一查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二查特种设备是否超期未检或超期使用;三查特种设备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是否悬挂在设备醒目位置;四查《安全须知》是否悬挂在醒目位置;五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急措施是否齐全。突出抓好锅炉、起重机械、压力容器、电梯、游乐设施以及重要特种设备,对未经许可擅自安装改造蒸汽锅炉及起重机械、未经许可擅自充装气瓶、特种设备超过检验周期未检验等问题进行严格监督,确保了辖区无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林媛李笑菡)
新闻推荐
本报11月3日讯(YMG 记者姜乾通讯员曹永勋)记者今日从市农业局获悉,烟台市秋季粮油作物收获全部结束,全市粮食作物收获面积596.3万亩,比去年增加3万亩,总产257.8...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