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上午,山东省人工鱼礁建设座谈会在烟台市召开,专家们对烟台市建设人工鱼礁的模式给予了肯定,并对未来如何进一步建好人工鱼礁提出了建议。专家指出,我国目前没有一家专业生产研发人工鱼礁的企业,烟台的企业可在这方面取得突破。
■山东省海洋捕捞生产管理站站长王熙杰
烟台人工鱼礁建设全省闻名。对此,王熙杰印象深刻。
王熙杰说了一组数字:在2005年前,全省仅建有人工鱼礁群11个,总规模30万空方,礁区年产量500吨,产值3000万元。在2005年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后,山东省人工鱼礁建设发展迅猛,截至今年9月,全省投资100万元以上的已建和拟建人工鱼礁单位达到136个,分布在全省沿海17个县市区,规模接近700万空方,用海面积达到11670公顷,其中烟台是人工鱼礁建设的主要分布区,建礁面积占到全省建礁面积的55%。
王熙杰说,目前山东省投放的人工鱼礁大部分以投放海参、鲍鱼增殖型人工鱼礁为主,聚鱼礁为辅,造礁材料主要有大石块、混凝土构件、报废渔船等,其中石块礁占了建礁材料的80%以上。增殖型人工礁区产出以海参、鲍鱼、海胆为主,海参增殖是大多数礁区的“主力产品”,而且效益明显。“通过水下观测发现,牟平养马岛石礁区发现刺参单体重均在100—250克,年增重40—100倍。”王熙杰说。
■烟台市海洋与渔业局总工程师邹积浩
“目前,烟台市的人工鱼礁建设发展势头良好,至2009年底,烟台已有9个人工鱼礁建设项目得到省级以上扶持,9个项目总投资2.1亿元,计划建礁海域1000多公顷。”邹积浩介绍,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投石92万空方,人工鱼礁成礁面积达到5万亩,海底森林面积达到100万亩,投放海参苗种2.3亿头、牙鲆鱼苗种650万尾、黑鮶鱼苗种380万尾、半滑舌鳎苗种350万尾。
邹积浩说,烟台市人工鱼礁走的是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之路,针对烟台近海海况和渔业状况的特点,今年来,把投放近海资源增殖型人工鱼礁做为工作重点,兼顾投放资源保护型人工鱼礁,适度投放休闲生态型人工鱼礁。“从长远看,由以简单投石造礁为主向以公益造礁为主进行过渡是人工鱼礁建设的发展方向,因此我们着眼于公益性更强的人工鱼礁渔场的建设和管理。”邹积浩告诉记者,根据《山东省人工鱼礁布局规划(2009-2015年)》,计划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烟台市规划建设34处鱼礁群,规划建礁海域面积8427公顷,建成较大规模的万亩海洋牧场3—5处。到2015年,规划建礁海域面积15万亩,形成8个大型人工鱼礁区群。“我们还将扩大人工鱼礁的规模与范围,进一步发展深水网箱养鱼规模,计划在长岛县和芝罘区发展深水网箱350个。”邹积浩说。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副院长张秀梅教授
“虽然,山东省的人工鱼礁建设走在全国的前面,但是相比起欧美和日本、韩国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张秀梅介绍了目前人工鱼礁建设比较先进的经验。
张秀梅说,日本和美国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进行人工鱼礁建设,发展至今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日本采取由各级政府投资开展大型保护礁及近海增殖礁建设的模式,实施礁区科学捕捞管理,日本在世界渔业资源普遍下降的情况下捕捞量反而持续增加,主要得益于沿海人工鱼礁渔场的建设。而美国人工鱼礁的最大特点是与游钓渔业紧密结合,钓捕鱼类占全美渔业总产值的35%,占食用鱼上市量的2/3。
张秀梅认为,现在我国很多沿海城市都在进行投放人工鱼礁的工作,但我国目前却没有一家专业生产研发人工鱼礁的企业。“在日本和美国,都有专门的海洋工程企业,对人工鱼礁进行开发,而且取得了许多技术专利,获得了可观的收益。”张秀梅说,下一步我国的一些建筑企业和海洋工程企业能否自主研发一些适合我国水域的人工鱼礁,将对我国人工鱼礁建设起到关键作用,烟台的企业也可以尝试在这方面取得突破。
说起烟台人工鱼礁的发展方式,张秀梅教授在肯定了烟台市人工鱼礁发展形势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烟台可以借鉴日本、美国的人工鱼礁建设经验。”张秀梅说,首先要进行保护型人工鱼礁的建设,并在鱼礁区内进行增殖放流,可以更好地对放流幼鱼进行保护,并可形成鱼群。其次可以在有条件适宜的地方投放人工鱼礁并建设一些游钓公园,进行休闲渔业的发展。“美国仅游钓业每年就可带来高达500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张秀梅说。
新闻推荐
烟台是我国栽培西洋苹果的发祥地。1871年,美国传教士将西洋苹果引进烟台。经过上百年的培育发展,“烟台苹果”已成为享誉中外的农产品品牌。为了进一步提升品牌...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