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改革让小渔村翻了身
大疃居民区位于芝罘岛中部,面积7平方公里,依山傍海,自然环境优越,人文历史悠久,现有居民5000余人,是烟台曾经的人口第一大村。虽有第一大村的称号,但放到全国却是一个不争的小渔村。2010年1月,经过深化“村改居”,大疃城郊居民告别农民身份成为新的市民,原村办企业芝罘岛海珍品有限公司也改名为烟台芝罘岛集团有限公司,彻底完成了原居民区经济发展职能与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剥离,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政企、政资分开。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芝罘岛集团董事长胡志光介绍,“改革之后的首年,芝罘岛集团实现总产值4.65亿元,实现利润4520万元。不仅上交了大量的税收,集团还花7000万元给老百姓购买了社保。”
优化环境给土地“镀了金”说起改革,在大疃干了30多年书记的胡志光很感慨,“改革之初的难处和阻力是很大的,难就难在很多村民不相信有这么大的变化。”
位于大疃的人民广场是芝罘岛入口处一个亮点,广场以秦始皇东巡的大型标志性碑雕为中心,集石刻雕塑、音乐喷泉、绿树青草、亭台楼阁于一体的开放式休闲公园,充分凸现芝罘岛的历史渊源,展示了芝罘岛独特的人文文化。这样广阔的面积本来可以见缝插针地盖楼,一个平方怎么也值一千多元,立体面积按六层计算起来更是一笔不菲的财产,但这笔钱没有赚来不说,反而投资6000万元,反正一算,“损失”惨重,老百姓不能接受。
胡志光说服了村民,并最终用事实说话,以广场带动周围土地增值的策略是正确的。广场落成后,成为芝罘岛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岛上居民和游人提供了健身、娱乐、休闲的新场所,极大美化了芝罘岛旅游环境,提升了芝罘岛的整体形象及品位。因海岛环境较好,旧村改造如此大的手笔,广场周围乃至更远地方的房价一路攀升,增值将远远超过投入及损失的总和。
与大疃情况类似的还有幸福街道开源居民区,居民区前身是幸福四村。幸福四村原来属于涝洼区,每逢下雨,雨水倒灌进屋,百姓苦不堪言,村里也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为改变居民区的落后面貌,2001年,村里从零起步,仅用1年时间就开发了占地面积6万平米的开元A 区,让300多户原幸福四村村民脱离涝洼区苦海搬进了现代化的居民小区,并于2002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住宅小区”。
3.5万农民成了城市人记者从区新居办获悉,截止到目前,全区7个涉农街道办事处、园区的67个城郊居民区,已有38个进行了城郊居民区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占居民区总数的60%,涉及集体净资产近5亿元,居民约1.6万户、3.7万人,同时有29个城郊居民区完成了深化“村改居”工作,近3.5万人告别农民身份成为新的城市居民,整体工作走在了全市、全省前列。YMG记者李泉江
通讯员慕长青常娜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孙致霞通讯员王媛媛单英超摄影报道)25日,一头活泼可爱的小猪因“留恋”荣威高速烟威段的风景,从装载的车上跳出来,幸亏收费站工作人员及时发现,避免了掉在高速...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