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白晓娟通讯员刘肖宏)近来烟台市天气持续高温,医院门诊出现不少中暑患者。医生提醒:室外作业人员如交警、建筑工人、快递投递员等,和年老体弱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要格外注意预防中暑。
昨天中午,78岁的刘大叔出门有事,手提重物走了不多远,就感觉胸口发闷,因为他平时就患血压高、冠心病等症,以为老毛病又犯了,就坐在路边休息了一会儿,继续赶路,谁知半道上,体力不支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暑症状,被人送往毓璜顶医院,医生诊断为中暑。
接诊医生说,仅昨天一天,他们急救中心就接待了三位中暑病人。高温影响下,容易出现体温调节功能紊乱,特别是年老体弱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更要注意。还有在通风不良的情况下从事重体力活动,或者室内温度偏高而空气湿度过大时,也容易导致中暑。交警、建筑工人、快递投递员、汽车司机等室外工作人员要格外注意。
医生提醒,由于夏季炎热,室外作业中人体大量出汗,水分挥发较多,因此预防中暑首先要做好补水,不能等渴了再喝水,那时身体已是缺水状态。每天喝1.5至2升水淡盐水或低浓度葡萄糖水是最适宜的选择。另外,最好随身配备防暑药,如藿香正气液、仁丹、十滴水、风油精等以预防中暑。当发生中暑时,应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打开电扇或空调尽快散热,用凉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等处,并及时补充水和盐。情况严重者,应立即送医院抢救。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郑永强图柴向阳)昨日上午,第一海水浴场向海中投放防鲨网,至中午12点半,长达400多米的防鲨网全部设置完毕。工作人员提醒市民,游泳时不要超越警戒线,注意安全。...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