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记者杨春娜
中小学,性教育很难说出口
受传统观念影响,中国的父母趋于保守,本身就羞于谈“性”,更别说对孩子侃侃而谈。“跟孩子一起看电视的时候,经常看到有拥抱接吻的镜头,觉得很尴尬。”一位母亲告诉记者,她的孩子3岁了,经常问一些“我从哪里来”的问题,“不想撒谎骗孩子,就只能含糊其辞的糊弄过去了。”也有的家长遇到孩子的问题,就慌了手脚,海里捡的,天上掉的,各种理由。“其实家长觉得有教育的必要,但是不知道怎么讲,也把责任推给了学校和老师,自己能避就避。”
芝罘区一家幼儿园的老师告诉记者,她所带的孩子在4岁左右。小男孩和小女孩之间就知道彼此之间有差别,会不好意思,会脸红,还会开别人的玩笑。“但是对于性心理的话题,老师都不会提及,不知道怎么说,也不好意思说。”
进入小学和中学后,一切就以学习成绩为主,学生遇到心理问题也只能硬生生压下去,“否则家长和老师就会一顿痛批,觉得这个孩子不务正业,整天想入非非。”一位中学生告诉记者,从中学初一下半期开始的生物课就已经涉及到部分“性知识”,而老师们仅限于粗略讲解课本上的知识,而对于学生心中疑惑的、感兴趣的则只字不提。
性教育走进大学课堂
近日,记者走访部分驻烟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已列为必修课,而选修课早在几年前就已设置,其中有一堂课会讲到性心理和恋爱心理。
烟台大学主讲教师郭冬梅告诉记者,早在几年前就已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近年来还针对大学生性教育开设了家庭生活规划,从那时起,向来讳莫如深的话题,也大大方方走进了课堂。
“主要是和学生们一起讨论感兴趣的话题。”郭冬梅告诉记者,如何选择配偶,如何谈恋爱、失恋怎么办,婚前性行为都在讨论范围之列。“对于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婚恋问题,比如婚前同居,性开放,性道德和性责任这些争议话题,还会采用辩论的方式进行。”记者在课本《大学生心里健康读本》上看到,恋爱与性心理一章中,会讲到“如何对待婚前性行为”,其中介绍了十多种避孕方法。
“刚讲到性心理的时候,学生会不好意思,尤其是女生,后来就放开了。”郭冬梅告诉记者,除了课堂上,越来越多的学生会到心理指导中心进行心理咨询,提前两周才能预约上。其中有关性心理和恋爱问题,咨询的人数大大增多。“因失恋造成烦恼的学生最多,也有少数是同性恋的咨询。”郭冬梅说。
性教育需要分阶段规划
大学生学习恋爱和性心理,在网上已吵得沸沸扬扬,很多网友表示赞同,认为这是高校教育的进步。但也有一些网友担心大学时才教授相关课程,有点太迟了,因为不少孩子在进入大学前就已有了恋爱经历,甚至有过性经历。
郭冬梅告诉记者,其实在中小学,学生就会产生很多心理问题,只不过是被繁重的学业给生生压了下去,到大学后,问题才集中爆发出来,这个时候学习,确实有点晚,最好能在中学就开设。而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用过家家一样的游戏方式,通过角色扮演,讲讲男女有什么区别是可以的,但用不着去讲太细的生理知识。
女孩到了十二三岁、男孩到十三四岁,这个年龄段是进行性教育启蒙的最佳时期。在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孩子们朦朦胧胧地开始关注一些相关的问题,所以最好开始给他们讲一些简单的、初步的道理。比如“男女是怎么回事”等生理卫生知识。重点要谈性成熟前后人体生理的一些变化,面对自己身体的变化,应该怎么处理。
在进入初中之后,除了必要的生理卫生知识外,要开始讲述性心理和性道德的核心观念。这些问题既包括“爱情是怎么回事”,也要把责任、法律问题讲清楚。比如,要让青少年知道,男女发生性关系就有可能有孩子,对此两方都要负责任。这样,就把性教育作为基本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来完成。
在进入高中以后,性教育的方式可以结合社会上出现的各种现象,和学生自身遇到的问题,用讨论、专题的方式展开。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了解他们碰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常见的包括:感情问题,恋爱和学业的关系,避孕、怀孕、相关疾病的防治。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徐鲲)您喜欢旅游吗?您想了解旅游方面的信息吗?您在出游时遇到过不愉快的经历吗?您被旅行社和导游“黑”过吗?今天是“世界旅游日”,为了更好服务读...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