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百年前的老磨坊

来源:烟台晚报 2011-09-23 04:48   https://www.yybnet.net/

前几天游览一个民俗博物馆,里面的一盘石磨,引起了许多游客的兴趣,不少年轻人上去推几下,留个影。想起我收藏有一枚烟台老明信片,图案就是百年前老磨坊的情景(图一)。

石磨的起源较早,其雏形应该是古人用两片石头磨碎谷物,现代意义上的石磨,据传是春秋末期由鲁班发明的。用两块有一定厚度的扁圆柱形的石头制成磨扇,下扇中间装铁制立轴,上扇中间有一个相应的空套,两扇合并,下扇固定,上扇可以绕轴转动。两扇相对的一面留磨膛,上扇有磨眼,磨面的时候,谷物由磨眼流入磨膛,均匀地分布在四周,被磨成粉末,从夹缝中流到磨盘上,过罗筛去麸皮等就得到面粉。磨,历史典籍记载叫硙(wei),汉代才叫磨。我国最早的石磨,是1968年在河北保定满城汉墓中出土的,距今已有2100多年。

这张明信片上的磨坊,以现在人的眼光,好像简陋了一些,但在一百多年前,能拥有这样一个磨坊,也算是一个殷实人家了。画面中,三位妇人的穿戴都很齐整,上衣是典型的北方妇女宽袖大襟袄,下装,近前这位穿棉裤,里面的那位着裙,而且都看不出补丁。即便是为了照相,穿出最好的衣服,一般人家也不会有这么好的行头。推磨并不是个轻快活儿,加上脚是三寸金莲,也真难为她们了;边上年岁小的在筛面,手中的罗和笸箩箱,现在烟台农村还能看到的。从穿戴上可以看出是冬季,磨上的谷物从粒状上看,应当是烟台的主要粮食作物苞米。

这张明信片,贴清代发行的蟠龙邮票2分两枚(图二),邮戳是烟台汉英戳,上半圆是右读“烟台”,中间是英文“CHEFOO”,下边是日期:1901年11月30日。这种邮戳当时使用于烟台山下的大清邮局(即烟台山下邮局的前身,只不过现在的邮局,是民国时期在大清邮局原址上重建的)。明信片是寄给住在上海新闸路50号,一个叫“新房子”(New house)的地方,收信人是一位女士。实际当时寄上海的明信片邮资是2分,寄国外是4分,可能这个外国人不熟悉资费而多贴了。新闸路是当年上海外国人和达官贵人聚集的一个地方,上海工部书信馆亦位于此,性质上与德国人在烟台开办的书信馆一样,是对中国邮权的侵略。故明信片上加盖了少见的上海工部书信馆邮戳,时间是1901年12月6日。

明信片是由烟台德商赛达斯(H.Sietas)公司印制的,这是当年很有名气的一个明信片出版商,留下了不少反映老烟台风情的明信片。

林卫滨文/图

新闻推荐

一件三四百贵过成人衣, 今秋童装价涨两三成

本报讯(YMG记者郑永强)连日来,持续的降雨让港城气温一路降至20℃以下,昨日记者走访市场、批发市场发现,秋装已成为服装市场的主角。不过,价格与去年相比有不少涨幅,...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用心恋爱回归婚姻2011-09-23 04:47
猜你喜欢:
评论:(百年前的老磨坊)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