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开始,在9月22日“无车日”的7时至19时,城市将划定一个或数个区域,只对行人、自行车、公共汽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开放。记者昨天采访数位车主时,发现其中多数人已淡忘了这个曾被热炒了数年的日子。市民刘先生表示:“早上看新闻时知道今天是无车日,但上班的路上也没发现车少了。”来到单位问同事时,发现大家多数不记得“无车日”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平时开车的,全都开车来了。”
“无车日”不应是作秀,而是要把大力倡导公交出行、公务员绿色出行等落到实处。网友表示,“无车日”不该是个尴尬的笑话,而是一个美好的愿景。
●网友:“无车日”强扭的瓜不甜
Alex-_-Chen:今天是无车日,突然想买辆拉轰的自行车,骑着会不会很炫呢?
我是董懿:无车日概念可以理解,但强制限行的话,那就是强扭的瓜。你想,都不开车了,公交车加开班次了吗?出租车增加了吗?开和不开是个大问题。
赵二:前几年,每次无车日,我都不开车,结果发现路上的车一点不少。不差咱一个,如今,咱不凑这个热闹了。开或者不开,堵,都在那里。
囍_囍_喜喜:“无车日”,不要太较真,无非是鼓励人们更多地关注和选择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绿色出行方式。
LOVE王燕波:有两位老者聚在一起下象棋,都只有马和炮,没有车!一观棋者好奇地问为何没有车,老者答:今天是世界无车日,所以我们不用车!YMG记者陈潇整理
谁来捍卫“公交优先”
汽车为啥越来越多呢?很多市民都发出这样的感慨。
作为历史产物,汽车的存在不可逆转。实际上,我们已经很难想象没有汽车的日子。倡导绿色出行、缓解交通压力,不是“消灭汽车”,而是如何合理利用。长期以来,交通领域存在一根“恶性链条”:私家车越来越多,不断蚕食、侵占公交线路资源,导致公交越跑越慢。其后果是,市民不愿坐公交,又纷纷购买私家车……周而复始,恶性循环,道路拓宽改建的速度永远跟不上车辆增长的速度。
要破解这一“怪圈”,关键还是要保证公共交通的便捷、通达。这需要捍卫公交线路专用权,使其“不可侵犯”;需要公交车数量、线路的动态增长、合理配置;需要健全监督、处罚机制,并积极引导市民“绿色出行”,不仅管车,更要管人,让“公交优先”体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们在烟台乘坐公交成为一种享受!
·YMG记者张晋·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侯召溪实习生冯婵媛通讯员葛振鹏于佳宏)二手房交易中,不少房产中介做“中间人”代收代付交易资金,有些不良中介暗中吃回扣,还存在携款潜逃的风险。...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