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清洁日大暴雨昨天早上7点多,本来在凌晨时分停了的雨,以瓢泼之势重又下了起来。记者赶往原定的世界清洁地球日活动地点———第一海水浴场时,一路打着最快速的雨刷,依然看不清路。虽然前一天与晚报义工负责人许振珊在电话里约好了“风雨无阻”,但无法确认究竟会有多少人参加活动。
8:30,记者抵达第一海水浴场时,大雨依旧不减。公交站台上、沙滩上的太阳伞下,聚集着几十位“红马夹”,帽子上慈善义工四个字,格外亲切。和谐家园服务队的焉云竹和王子荣,是早上七点多从金沟寨一路走来的;70多岁的王中华,从上夼西路步行过来;杜美花是从幸福坐18路车过来的;晚报义工联络部部长张庆义,是坐公交车从发电厂赶来的。
“最开始乘车的人太多太挤了,差点赶不上车,心里那个着急呀。”家住文化宫附近的倪桂芬老人告诉记者,她早上七点就去等车。刘盛芝老人六点钟就起床坐车,先坐43路后转17路赶到海水浴场……
无一例外地,大家都被雨淋湿了。八点半,大雨还没有消停的迹象,60岁的徐和峣老人带头,几位老人在雨棚下一起唱红歌。歌声中,大雨奇迹般地停了。好行为坏习惯大雨初歇,但天上还是不停飘落雨丝,被雨打湿的衣服被海风一吹感觉些寒意。71岁的王大爷手持晚报义工队旗,迎风走下海滩。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王大爷颇有“聊发少年狂”的豪气。其他近百名义工拿出携带的袋子,捡拾烟头、塑料包装等垃圾。
“扔到沙滩上的烟头,影响美观不说,而且好几年都不能分解,污染环境。”海鲜烧烤摊位附近,烟头遍布,十分碍眼,家住凤凰台的62岁张大娘一边俯身捡拾一边告诉记者。海浪不断涌上海滩,一些老人趁着海浪退去的间隙将海浪带过来的杂物趁机拾起来,鞋子也被涌上来的海水湿透。
采访间,倪桂芬老人的手机响了,有朋友招呼倪大娘参加聚会。“正参加义工集体活动呢,清洁地球日,大家一起清洁海滩,等清洁完了再去吧!”老人匆匆挂断电话。“虽然今天下大雨,可这样的活动总是有益于社会,也愉悦身心。”倪大娘从毓璜顶医院退休后就开始参加义工活动,几年来,光为敬老院义务演出就达39场。“我已经是五星级义工了。”老人骄傲的告诉记者。
家住奇山社区的72岁老人王志信和老伴张连香一起过来了。“我俩2006年加入烟台晚报义工中心,这样的活动每次都要参加。”王志信老人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就经常去参加清扫垃圾、植树造林等活动,周末或假期还带着孙女一起参加。“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小孩子也关注公益,保护城市的环境。”
大雨冲刷出的海滩有些平实,但还是有不少问题暴露出来。烟头,是最多的垃圾,几乎每走几步,就会捡起一个烟头。“本来是很美的沙滩,为什么一定要坐在这里抽烟?”大家都挺气愤。
一日活动一生习惯70多岁的王中华,是晚报义工的老骨干了。她的观点代表了身边的很多人:一天的活动代表不了什么,重要的是唤醒更多人的意识。有一次,王中华在海边捡垃圾时,遇到三名年轻人,坐在沙滩上吃海瓜子。三个人边吃边说,皮全扔在旁边。王中华就过去捡,捡完了,他们还吃。王中华当时的想法是,就是想捡给年轻人看看,让他们知道乱扔垃圾是不对的。来回几次,年轻人服了:“大姨您别捡了,我们不扔了。”
胜利路拆迁后,王中华迁到了上夼西路241号楼。有一次从家出来走过街天桥,看到四五位老大爷在抽烟,烟头全扔在马路上,还不少。身为义工,她说自己捡烟头都捡成了习惯,不捡就难受。那次,四五个老大爷眼睁睁地看着她,她一次次把烟头捡起来,一直捡到他们再抽烟时,主动把烟头摁灭了扔进垃圾箱。
“没别的意思,就是想通过自己的行动,唤醒大家的意识。”王中华的话,正是世界清洁地球日活动的意义所在。
新闻推荐
●祝福:美好心愿送给你15106572173于9-14红敏妹妹:你还在烟台吗?无论你在哪里,你都是我一生的好朋友。哥祝你每天开心,心想事成。13573513163于9-10天涛:您是我...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