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青半年感受淳朴民风1982年出生的冯建,今年2月28日作为烟台大学支援西部的教师,前往贵南县。烟台已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贵南却是零下20多度。再加上海拔3100多米的高原反应,和大漠刺骨的风沙,刚开始那几个月,冯建着实苦了一把,“鼻子经常莫名流鼻血,凌晨3点多钟醒来,就再也睡不着了,嘴唇老是发干,喝多少水都没用。”
冯建所在的贵南县,大小跟烟台的一个乡镇差不多,全县只有一条公路,东西只有几百米长,县上仅有一家银行和几个小理发馆,没有超市,没有饭店,惟一能打打牙祭的是个面馆。但是青海的自然美景,却让冯建赞不绝口:“青海很美,美不胜收。”冯建发给记者的照片上,最显眼的是他和当地村民灿烂的笑脸,身后是缭绕的云雾和一望无际的草原。冯建所在的贵南县,75%以上都是藏族人,他去的前几个月每天都是上山下乡,有时候到村民家里做客,村民都用羊肉、灌血肠等最丰盛的食物来招待他和同事。
“今年端午节,我也是一个人过的,当地的同事从家里给我带来了粽子,还在我的宿舍门口插了一把艾草,所以并没有在异乡过节的孤独感。”冯建说,一年青海行,一生青海情。最牵挂怀孕8个月的妻
冯建的妻子已经怀孕8个月,10月20日的预产期。当时学校确定让冯建去青海的时候,已经怀孕的妻子只说了一句话:“去吧,有这么多学生和老师照顾我,我没事。”
由于两人的家都不在烟台本地,所以很多时候,妻子都是独自一个人。随着预产期的临近,冯建的心也一天比一天紧张,但是在贵南,网速特别慢,基本不能聊天,只能每天晚上打个电话,“但再多的嘘寒问暖,也比不上递上一杯热水。有一次家里搬家,妻子挺着大肚子张罗着所有的事情,我在那边给她打电话的时候,心里很不是滋味。”眼下,冯建最牵挂的是怀孕的妻。
背着月饼跟留守儿童一起过节冯建挂职的是贵南县团县委副书记,主要负责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到贵南前三个月,冯建走遍全县6个乡镇、3所学校,最让他难以忘怀的是学生们的可爱和淳朴。
“每个人都很羞涩,很听话,有一次,我带领大家做游戏,我用普通话说了一遍游戏规则,同学们都貌似听懂的样子,谁知道我喊了开始,却没有动弹,原来他们是不好意思多问。在当地同事的‘翻译\’下,大家才明了。”让冯建记忆犹新的是,有一次到一对回族夫妻开的麻辣烫摊前,当听说冯建是山东过来挂职的,这两口对山东赞不绝口,一旁趴在餐桌上写作业的女儿突然用“青海味”的普通话问他:“叔叔,你是大学生吗?”“虽然我不清楚她对大学有着怎样的认识,但从表情中,可以看出小女孩对大学的渴望。”
几年来,外出务工的人多了,留守儿童也多了,这些孩子成了冯建的牵挂,给他们做心理辅导,陪他们做游戏等。其中冯建传回的多张照片上,是他跟孩子们一起跳绳的场景,每个人都笑得很开心。
这次回烟台,冯建特意买了一些月饼,还有一些在贵南吃不到的鱼片等,满满一大包,“中秋那天,我会分给我的同事、村民和同学们,尤其是留守儿童,我会和他们一起过节。”
新闻推荐
连日来,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志愿者协会针对一系列毕业生问题展开了网上调查问卷,通过人人网、QQ、飞信平台等网络渠道向烟大、鲁大、滨医、工商学院等驻烟高校85后...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