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武术名家林世钦先生(烟台人习惯称“二林子”)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6月11日“烟台街·打捞民间记忆”专栏曾刊发YMG记者采写的《“二林子”的那些事儿》一文,引来读者热情回应。67岁的张德义是林世钦收取的最后一个“磕头弟子”,昨日,张德义再次约请YMG记者,追忆自己与恩师的师徒情谊。
打小就在师父家玩耍练功
“当年,老烟台东部的福山路17号是一所很大的宅院,恩师林世钦就住在这个大院的一个二层别墅小楼里,我家就住在这个大院的对面。打小,我就和伙伴们去玩耍,林先生总是亲热地拿些瓜果梨枣的招呼我们吃。上学后,我和先生的外甥女同班。那个年代,小学生放了学要参加学习小组,一块儿到一个组员家写作业。我们六七个孩子每天都到先生家上小组。”忆起师父,张德义满怀深情。
师父家有一个练功房,房里摆放着各种兵器,好动又好奇的张德义就常去舞弄那些刀枪棍棒。林先生笑着说:“别皮(调皮)了,我教你练拳。”8岁开始,张德义便每天跟着师父练起了基本功,先是“骑马”、“登山”等“八大站式”,后来再加上“一级拳”、“小虎燕”等。年复一年,一天也不间断。
15岁那年,偶然的一次,正在院子里练拳的张德义,看见师兄赵喜发、孙培佐等人在练功房对练,你来我往,甚是激烈。“他们练的和我练的不一样!”正看得入迷时,师父发现了他,赶他回去练自己的。他不肯,师父就狠批了他一顿,说你现在还小,要先把基本功练好,才可以教你。
一壶滚烫的开水让他登堂入室
机会来得很突然。这年的中秋节前夕,张德义得以正式登堂入室。
“师伯陈文起带着好茶到师父家,师父叫我去烧水,师伯嘱咐,‘别把水烧糊啦。\’”原来,泡茶的水温是很有讲究的,温度不能低也不能过高。张德义答应着,盯着那个烧水用的“快马子”铁壶,生怕“烧糊”了。但是水一沸腾时,他才发现没有准备好垫手的毛巾。情急之下,他连想也没想,一手提壶把,一手抓壶嘴,就把铁壶拿下来了。手顿时烫掉了一层皮。
师伯见了,既心疼又感慨,对师父叹道:“小家伙真不错!”转过身嘱咐张德义说:“小德义好好练功,不要满足,不要闯祸。”又问他行过拜师礼没有,当即引荐说:“快过来,磕头!”
在师伯的主持下,张德义按规矩行大礼,拜了师,成为林世钦先生正式的磕头弟子。师父训导:“毋浮毋骄毋躁毋忘教导。”自此,张德义才走上专门学习技击术之路。
传承技击术师恩永难忘
张德义说,学技击术首先要天天练基本功,练起来真是枯燥无味,而师父的要求非常严格。
“师父平时着中山装,不苟言笑。他讲解每一个要点、细节,一丝不苟,反复地讲,直到徒弟掌握为止。我和师兄几场打下来后,师父总是再对每一场、每一拳讲评,具体到到底是怎么样打上的,为什么被打,当时步伐怎么走的,你正在想什么、干什么、准备干什么……每一个动作、思路都一点不漏地分析指点。讲完后,师父亲自下场,按照所讲的跟你打,准得又挨一顿揍,直到记住教训为止。”张德义回忆,师兄们常说,“师父一上场,脊梁上冒冷汗,心
里直发毛。”
张德义如今和师兄张家祥一起,带领弟子成立了“二林技击术总会”,徒弟王善正也是师父的外孙开办了“二林技击武馆”。每次跟弟子们说起从前,都感慨不已。
“毋浮毋骄毋躁毋忘教导”,张德义说,师父从前嘱咐的这句话,他永世不忘。
新闻推荐
为劝男友转意,她将刀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民警空手夺刃救下轻生女
本报讯(通讯员卫蔚王子张弓YMG 记者柴向阳)7日夜,女子郭某因情感问题连夜从龙口赶至烟台,企图闯进烟台港以死要挟男友回心转意,烟台港芝罘湾派出所民警机智与其周...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