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凌晨4点,他们奔跑在市区大街小巷,记者走近环卫清运工,体验他们的苦乐生活———, 每天3点自然醒,从来不敢抱孩子

来源:烟台晚报 2011-10-27 04:27   https://www.yybnet.net/

YMG记者杨春娜通讯员毕英华丁明明摄影报道

你或许从不知道凌晨4:00,我们生活的城市是个什么模样,对于垃圾清运工来说,这个时候的烟台,是他们每天必看的风景。没有假期、没有例外,一年365天守护着大街小巷的每个垃圾箱。昨天是环卫工人节,记者凌晨4点跟随芝罘区垃圾清运工一起工作,体验他们的苦乐生活。

不用定闹钟,3点准时醒

凌晨4点,整个城市还在睡梦中,初秋的清晨像寒冬一样,冻得人发抖。记者赶到位于娄子山的垃圾中转站时,几十辆垃圾清运车整装待发。在队长赵官忠的联系下,记者上了一辆清运车,开始了一天的体验生活。

车上的驾驶员卢明福今年45岁,1985年当他还是18岁的毛头小伙时,就开始清扫芝罘区的大街小巷,从那时起,他就早上3点起床,“这么多年,生物钟早就定型了,一到3点立马清醒。”2000年卢明福当上了清运车驾驶员,11年来,他的车辆安全运行1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跑了3圈了。”卢师傅笑着说。

清运车奔跑在空空荡荡的街上,偶尔可见车辆驶过。车辆到新海阳一处环卫休息房,托桶工陈德建和孙茂寅连忙上车,“今天下霜了,忘了戴护膝,冻死了。”说话的是陈德建,家住福山门楼镇,每天早上骑摩托车行驶50多里地上班,风雨不误。

三人搭档已经三年了,每天早上卢明福都会从站里接一大杯热水带给同事,“喝了多少会暖和点。”卢明福说。虽然清运车每天清洗,车内物品摆放整齐,但是车内依然充满了垃圾酸臭味。但清运工们却丝毫不介意,依然有说有笑。

压脚无数次,练就托桶功

5:10,清运车到达烟台七中附近的一处垃圾箱旁。“这里是个早市,一会儿就有人来摆摊,车就进不来了。”卢明福说,他们定路线的原则就是便民,有时相邻的两个点只差几十米,但是要分两次清运。

卢师傅将车尾对准垃圾桶处停靠,有着多年驾驶经验的他,总能将车停得让同事们最省事。3人迅速下车,卢明福操作垃圾车,孙茂寅负责将垃圾桶拉到反转架上,待按动车旁边的电钮,反转架将垃圾倒进车肚子里,再将空垃圾桶摆放到路边,陈德建拿着铁锨和扫帚将散落在地面上的垃圾清理到垃圾桶内。

整个过程,三人配合十分默契,偌大的垃圾桶,在他们手里乖乖听话,记者也忍不住上前体验一把,使出了浑身的力气,垃圾桶愣是纹丝不动。“这个活有技巧,不要靠腰的力量,要靠腿。”孙茂寅给记者做示范,腿一蹲一起,垃圾桶顺势滑了起来。“刚开始干的时候,遭老罪了,脚背压肿了,手上挤了好几个水泡,吃过亏就学会了。”

身上味道重,不敢抱孙子

5:50,收完毓璜顶医院车库内的垃圾,清运车满了,“上山吧。”卢明福说,“上山”就是往中转站里送垃圾。中转站里,3辆清运车在“卸货”,卢明福告诉记者,所有的垃圾倒进大坑里,再压缩运往开发区古现的垃圾处理厂。

垃圾翻腾着,臭味扑鼻而来,记者几次忍不住想吐,而清运工们却好像闻不到似的,说说笑笑。“可能是鼻子出问题了吧,真的闻不到了。”看到记者难受的样子,孙茂寅提醒记者可以到车上坐会儿,味道能稍微小一些。“现在条件好了,干完活可以洗个澡再回家了。”孙茂寅说,但是身上的垃圾味怎么也洗不掉,今年50岁的他,已经有了孙子,但因为身上总有股垃圾味,他从来没敢抱一抱儿子和孙子。

卢明福的女儿今年17岁,上高一,跟爸爸感情很好,但是有一次她却让老爸犯了难。“学校要求填表格,其中一项是父亲的职业,我说就填托桶工吧,女儿不愿意了,小孩子总是有点攀比心理。”卢明福说。

陈德建的儿子却是子承父业,24岁的他是芝罘区环卫处的一名涮桶工,负责冲刷市区大大小小的垃圾桶。每天早上父亲3点起床出发,他4点多起床,骑着自行车到东陌堂站点,再坐公交车到娄子山垃圾转运站。

说话间,垃圾倒完了,清运车开始了第二趟作业。6:20,天已经大亮了,清运车迎着初升的太阳,阳光照耀在每个人的脸上。

最愁雨天雪天,最怕建筑垃圾

8:10,上班高峰期,路上的车多了起来,车辆行驶的速度变慢,经过一些小区时,居民大多掩鼻而过。凭着精湛的技术,卢明福轻轻松松地穿行,有的小区里停满了车,陈德建和孙茂寅分别在车的后面和侧面指挥。

在南大街一处垃圾点,满满六桶建筑垃圾让三人很气愤。“你看,全是瓦片,还有一整个马桶。”卢明福边说边推,怎奈垃圾桶太沉了,最熟练的托桶工也无法一个人推动,三个人合力将垃圾桶推上清运车,倾倒的时候,水泥、瓦片打在车上,乒乒乓乓,让卢明福很是心疼,“有时候油箱漏油就是因为建筑垃圾。”

“今天赶上个好天,要是遇上下雨下雪天的,可遭罪了。”卢明福说,下雪路滑,开车要格外小心,托桶的时候也容易打滑,必须将路面的积雪清理干净。“下雨天穿雨衣,浑身的汗散不出去,很难受。”陈德建补充说。

收完40个点位后,三人又沿途将容易产生垃圾的点再清理一遍,10:20送完第四趟垃圾后,正式收工,爱车的卢明福要将车检查清洗一遍,清理垃圾的时候,他顺便买了点菜,回家给女儿做饭。陈德建和孙茂寅还没来得及洗澡就往家赶,“眯瞪一会儿,下午给家里干活。”

这就是环卫工节日里,三位环卫清运工的一天。

新闻推荐

“郎朗烟台之行”活动启动, 郎爸来烟讲述钢琴家儿子的成功之路

本报讯(YMG记者邵壮)钢琴家郎朗的成功之路,已成为很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们的教科书。所以,本周六举行的两场“郎朗烟台之行”前站活动———郎爸分享会与袁芳琴童...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你离运动有多远?2011-10-28 04:27
评论:(凌晨4点,他们奔跑在市区大街小巷,记者走近环卫清运工,体验他们的苦乐生活———, 每天3点自然醒,从来不敢抱孩子)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