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友谊街23号楼的故事

来源:烟台晚报 2011-10-07 04:40   https://www.yybnet.net/

我们楼的故事很多,如每年正月初一的家家户户“大拜年”,邻里之间集资捐助孤儿等,这些看来都是一些琐碎但细细品来却十分感人的事,构筑出我们楼的文明。

我们楼住着18户60余人,来自机关、教育、体育、卫生等多种行业部门,如何管理好楼里的事情,也是摆在邻居们面前的一件难事。甫始,有一点事楼长一个人跑上跑下,后来一改这种楼长负责制为楼委会负责制,从楼长、8名委员、楼层小组长到每个居民,齐抓共管,调动了所有人的积极性。再后来,又成立了精神文明领导小组。楼委会和精神文明小组的成员,以退休人员为主,大多为党员干部,热爱公益活动,乐于为群众服务。姜天珠、韩玉珍、胡乃忠、李志远等都发挥了带头作用。邻居们也都自觉响应,有人为楼道安装感应灯,有人提供电源。冬季大雪一停,就主动出来清理,将楼前及其附近道路打扫得干干净净,还带动了周围邻居。

曾有几次夜里,有人醉酒后到楼里闹事或盗窃,邻居们群起制止。每一次发生的这些事,都会记录在我们的“大事记”中,在年终召开的全楼居民会上,楼长都予以表扬,当然,对于一些做得不够的事,也提醒大家注意,体现了“楼道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理念。

被戏称为“城市牛皮癣”的野广告,屡禁不止,令人头疼。考虑到出行方便,我们没在进出口处安装防盗门,于是也成为野广告的侵害对象。伊始,这种牛皮癣贴满了楼道,而且白天清理干净,夜里又贴上。后来邻居们想出一个妙招,就是主动出击,钓你上钩。一天不知何时,有人在楼道里贴上许多宣传可以开锁的野广告,于是我们就打电话过去,声称请其过来帮忙,之后又招呼几个人等候在楼下。不长时间,开锁人开着轿车带着两个徒弟赶来了,一下车,发觉迎接他们的是多个面色严肃的人,预感到事情不妙,但想脱身为时已晚。我们先后领开锁人到楼前看镶嵌在墙上的两块获奖铜匾,以及在一楼楼道应面墙上特意制作的醒目警示广告“严禁张贴野广告,违者必追”,之后对其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开锁人连连道歉,并安排他的徒弟买来涂料,将广告清理干净。如此这般,几次下来,加之我们又在一楼设置了广告栏,供需要者使用,野广告再也没有光顾。有人亲自登门找我们学习经验。

我们楼有一本装订精美的《23号楼图片集锦》,分门别类地收集了51幅彩色照片;还有一本厚厚的资料荟萃,都是《工人日报》、《烟台日报》、《烟台晚报》等国内众多新闻媒体介绍我们楼有关情况的报纸;第三本是我们自己撰写的出席各种会议的发言稿以及对外宣传的各种材料;另外还有我们自己制作的《23号楼的故事》DVD光盘、中央及省市电台宣传我们楼有关稿件的录音磁带。

要特别提及的是我们的《23号楼大事记》,这本大事记记录的“大事”还真多,从子女教育、媒体报道、领导视察、集体清扫卫生,到哪家出了个大学生、哪家获得什么荣誉,都有记载,每次开楼委会、总结会,都要用它。日前向阳办事处一位负责人看了这些资料后由衷地感叹说:“一个普通的居民楼,能够自发地整理出如此完备的档案材料,实属罕见。这份材料不仅是23号楼居民生活的缩影,而且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烟台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十分宝贵。我们将把它送交有关部门,永久保存。”

刘希钦

新闻推荐

烟台山7天客流突破4万

本报讯(YMG记者魏琳通讯员张春国)记者昨天从烟台山景区获悉,“十·一”期间,景区共接待游客4万多人次,同比增加10%左右,而增多的重要原因就是受“金秋文化旅游...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友谊街23号楼的故事)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