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拨开辛亥迷雾 穿越百年沧桑, 海防营,谜一样的变迁(上)

来源:烟台晚报 2011-10-02 04:42   https://www.yybnet.net/

老烟台有座海防营,这里曾“十八豪杰”起义,这里曾商铺云集,这里曾机器轰鸣,这里曾叫卖声声……

虽然,海防营早已不复存在,却仍让无数烟台人魂牵梦绕。这个小小的地方,如何会有如此巨大的魔力呢?

值此“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记者带您穿越历史,寻找海防营的前世今生。

历史跟烟台“开了一个玩笑”

说起海防营的由来,颇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

600多年前,倭寇频频侵扰我国沿海,肆行杀掠,民不聊生。为除倭患,明洪武31年春(1398年),朱元璋准奏修建宁海卫(今牟平区),辖区内建“奇山守御千户所”,这也成为烟台城市的发祥地。

据《登州府志》记载:当年所城“砖城,周二里,高二丈二尺,阔二丈,门四楼,铺十六,池阔三丈五尺,深一丈”。城内建有兵营区、操场区、粮仓区和指挥区,还在烟台山上设立狼烟墩台,一遇敌情便点烟火示警,故俗称“烟台”。

谁知,这个明朝皇帝的“政绩工程”,人家清朝皇帝却“不给面子”,认为奇山所城建成后,也没有碰上啥重大倭寇侵袭事件,就是个“摆设儿”。于是清康熙3年,一道圣旨将奇山守御千户所废除,军变民地,改称奇山社,行政上归福山县管辖。也就是从那时起,烟台开始了一段“奇怪的历史”———身为京津门户,却没有军队,不设城防,堪称“和平典范”。

记者查阅相关史料,废卫所制后,原千户、副千户贬为庶人,官兵解甲,多从事渔农工商,逐渐把军事建设结构改建成为民众居住房,所城从军事上的城堡变成了一个居民生活区,遂又有奇山所、所城里、所城之称。

刚过了几年“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梦幻生活,历史再次跟烟台“开了一个玩笑”,正是这个玩笑,诞生了海防营。

捻军兵两次奔袭,清廷很震惊

这个“玩笑”的主角是捻军!

奇山所废除后,烟台一度“没有城防”。这么大的漏洞,很快就被捻军发现了。

捻军是太平天国时期北方的农民起义军,成员主要为农民和手工业者,早期活动于皖北淝水和涡河流域。1853年(咸丰三年),捻军在太平天国影响下发动大规模起义。而海防营的建成,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和同治六年(1867年)捻军两次奔袭烟台有着直接的关系。

1861年,依据《中英天津条约》,烟台成为五大通商口岸之一。为抵抗外国列强入侵,10月7日捻军兵临烟台通伸岗,刀锋指处,所向披靡。10月8日,停泊在烟台海面的英法军舰开始反扑,疯狂地向捻军阵地开炮。由于实力相差悬殊,捻军被迫撤离烟台。

捻军第二次攻烟是1867年6月12日,10万捻军由河南进入山东,一路势如破竹,高歌东进胶东。当时,登莱青道已由莱州迁驻烟台,道台潘尉害怕捻军再次奔袭烟台,集中500名清兵扼守,并在烟台东西口(今海港路一带)筑建防御圩子。同时,清兵一方面勾结英法海军联合防守,一方面调参将邓元启率洋枪营从天津乘船赶来烟台增援。结果,捻军第二次奔袭烟台同样以失败告终。

捻军两次奔袭烟台,清政府大为震惊。清同治7年(1868年)调拨登州、文登马步兵523名到烟台设水师营,装备洋枪洋炮。清光绪29年(1903年)改为海防营。据史料记载,海防营是一个建制齐整的守备营,拥有营房、库房400余间,旧址在现海港路和西大街交汇处。

用布包笤帚当手枪,智取海防营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山东革命党人积极响应,号称“十八豪杰”的栾钟尧、李凤梧、王耀东、宫仁山、宫锡德、宫锡恩、杨新亭、张雨臣、丁训初、李士元、李旭堂、由芝贵、肖仕生、王锡之、孙锡纯、刘德亭、曹维新、倪显廷聚集在《渤海日报》社内,商定举行武装起义,兵分三路,攻占海防营、道署衙门和大清银行。

“十八豪杰”仅有步枪一支,手枪5支,便用布包着笤帚疙瘩当手枪,用布包着苹果当手榴弹。因力量悬殊,攻占海防营不能强攻,只可智取:在“革命党大军来啦”的呐喊声和在铁桶里放爆竹的炸响声配合下,宫锡德等直闯清朝官员董宝泰的卧室,用枪顶其胸膛,强令交出兵权。

“十八豪杰”完全控制了海防营,之后由董宝泰点齐所部,鸣枪二排,列队奔向道署衙门。栾钟尧先到一步,守署清兵想反抗,栾钟尧高擎手榴弹大喊:“快缴枪,否则我扔手榴弹啦。”清兵缴枪求饶,其实手榴弹是一个用布包着的苹果。

一夜之间,三路人马在道署衙门会师,烟台起义成功,“十八豪杰”致电上海都督陈其美,宣布烟台独立,成立山东军政府。烟台人坚韧的人生风采从海防营的枪炮中飘然而出,掷地有声、慷慨激昂,也给海防营烙上了浓重的历史深邃感和张扬的文化凝聚感……

烟台起义的胜利,是对辛亥革命的重大历史贡献,烟台起义勃发出来的革命精神,赋予了一代又一代烟台人敢于憧憬、果断拼搏的精神,这种精神早已融进烟台的城市性格中。

海防营,从此走上一条让烟台人魂牵梦绕的不平凡路。

新闻推荐

100多对青年“配对成功”, 栖云阁相亲会完美落幕

本报讯(YMG记者张俊鹏)昨天是南山公园栖云阁相亲会最后一天,现场依然十分火爆,相亲的人摩肩接踵。据现场吉利熊猫汽车邀请的主持人统计,上午仅通过主持人现场...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陪家人,很幸福2011-10-04 04:41
评论:(拨开辛亥迷雾 穿越百年沧桑, 海防营,谜一样的变迁(上))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