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气温较往年寒冷,气温偏低、持续时间较长,为保证用户供暖温度,市城管局和供热燃气管理处及500等提前做好燃煤储备,共耗费煤炭61.2万吨,比往年有所增加。
市区新增供热面积123万平方米
本供暖季烟台市加大管网改造力度,强化供暖设施检修,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保证了市民的正常供暖,今年的供暖质量和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用户投诉明显下降,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据统计,市区新增供热面积123万平方米。截至2011年底,市区共新增供热锅炉636T/H,新增供热管网83.6公里,新建换热站29个,完成工程总投资1.5亿元。市区实行按用热量计价收费的公共建筑面积401.36万平方米,达到分户计量条件的新建居住建筑310.57万平方米。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已完成290.96万平方米,圆满完成年度既改任务。
供热服务数字化室温测量装进家
去年,500公司集中供热区域已横跨芝罘区和莱山区,集中供热面积超过1450万平方米,换热站达到120多个,集中供热用户超过14万户。本采暖期,500新增山海云天、世茂海湾一号、天鸿凯旋城二期、银都财富中心、振华国际等小区,增加居民用户接近3000余户。
市热力公司新增供热小区有三水合一花园、万科花园(部分)、麓溪公馆一期、隆福家园(部分)。建起了以2998078服务热线和数字化投诉处理系统为核心的客户服务指挥调度中心,及时处理用户反映的各类问题,建立用户室内温度无线传输系统,投资10万余元在部分用户家中安装了无线室温测量装置,对全部35个换热站实行了远程集中监控。
“老于”帮市民解决问题1000多个
冬季集中供热是每年媒体报道的热点内容。本采暖季,“老于问暖”动手早,持续时间长,大规模集中报道从去年10月黄金周一上班就开始了。
为了搞好供热报道,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去年供热前夕,“老于”出面联系,将“500”、华阳热电和市热力公司、开发区热力总公司、福山热力公司、清泉热电和东昌供热的主要负责人请进报社,在一周时间里连续进行大篇幅报道,将市民关心的供热问题见诸报端,帮助市民解决了不少供暖问题。正式供热的第一天,“老于”将500、市热力公司和华阳热电三大供热企业的客服中心主任请到96110,当日接到市民电话700个。
供热期间,晚报的《老于问暖》几乎天天有稿子,栏目天天见。96110“问暖热线”成了市民反映供热问题的便捷通道。有的市民打电话反映家中暖气不热,有的家里暖气跑水了也找记者,还有楼上私改导致楼下不热的,还有的通过热线咨询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老于”为快速地把问题反映到供热企业,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经过与10家供热单位商量,在每家企业确定了固定的联系人,只要是“老于”反映过去的问题,供热企业立即找人查看,在短时间内就给市民以答复,在报纸上发表,先后帮市民解决问题1000多个,“老于问暖”在供热企业与市民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也督促了供热企业进一步提高供热质量。
YMG记者孙致霞通讯员王炳红李庆梅王晓
新闻推荐
15岁少女产子,令人心痛、令人叹息!然而,这并非一个孤案。市区一家医院提供的数字显示,过去一年中,他们接诊了20名少女妈妈,年龄最小的只有13岁。“未成年妈妈”已成...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