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晚报结缘,始于四年前。
那时我刚刚退休,每天“三个饱,一个倒”,要么东游西逛,找人神侃,要么三五人聚在乌烟瘴气的屋子里,24小时连轴转“垒长城”,我以为,这就是享受了。没料想,半年不到,就“保养”得“肚子大,脖子粗”,1米65的个子,体重竟然达到90多公斤,走几步路浑身冒虚汗。没过多久,“三高”也找上门来,严重时,竟然住了院。
说起来,我也不是没有业余爱好。退休以前,我酷爱写作,曾想挑战长篇小说,只是,作为一个经常要起五更爬半夜的火车司机,这个梦一直难圆。而这场病,让我开始反思该怎么度过余生。
说来也巧。就在我住院期间,一天晚间闲得无聊,顺手将病友丢在床边的一张旧报纸拿过来扫了几眼。谁知这一看不要紧,报纸上一篇不起眼的短文,竟然像是一把利刃,一下子戳到我的心窝子里去了。
那是一篇励志的小文章。我一口气读了三遍,心里头觉得有一种火辣辣的“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出院后,一连数天,我一直在思索着这样的一个问题:一个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究竟应当怎样活着才算有意义?是一味玩乐,还是尽己所能,为社会做点事情?从《烟台晚报》刊载的那篇文章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那是我定居烟台不久、所接触到的唯一一份报纸,我立即订了一份。从此,每天都有晚报伴随在我的身旁。晚报成了我的良师益友,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天,我会遍读晚报上的所有文章,甚至连天气预报都不落下。我还养成了剪报的习惯,按照内容,分门别类地装订成册。
订一份晚报,一年也只是花几盒烟钱而已。可微不足道的投资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能够从这份报纸上,了解到国内外大事,学到实用的理财方法,心情郁闷时,能从报上的励志篇章里找到解惑的钥匙……
这些还都是小事。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是,自打我与晚报结缘,我的精神面貌变了,那些不利身心健康的嗜好统统抛弃,家人和朋友都说我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我还学会了电脑,操起了键盘,试探着写稿、投稿。长时间不间断地读报与思索,使我的人生态度彻底转变,我想,人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精神必须有寄托,“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只有这样,活着才有意义。而我能有今天的认识,离不开《烟台晚报》的启发。对这份报纸,我要道一声“谢谢”。尤心良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宋晓娜通讯员于佳宏高坤)记者昨日获悉,烟台市今年将新建16028套保障房、竣工6000套。具体来说,新建经济适用住房2000套、廉租住...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