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俗称拳窝子,绝对名不虚传。如果哪天你在大街上看见一位古稀老人被人欺负,挨打也不敢还手,你千万别以为是老人软弱可欺,或许是老先生担心打坏对方,不敢出手,74岁的老人宋林春就是这种情况。
宋林春现居住在南洪街,他11岁开始习武,以螳螂拳为主,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系统练习铁砂掌。自从练了铁砂掌,老先生变得“打不还手”。
》》螳螂门弟子也练铁砂掌
铁砂掌,顾名思义,是用铁砂练出来的掌功,属于硬气功范畴。铁砂掌属阳刚之劲路。据资料显示,由于铁砂掌为少林寺武僧经常练习的重要功夫,因此铁砂掌常常被认定为少林功夫。作为螳螂拳弟子,宋林春却也练得一手铁砂掌功夫,这是为何?
烟台解放前人称拳窝子、螳螂窝,1915年初家庙后村人氏郝恒禄、郝恒信兄弟两人来烟台设拳坊,地址在长发祥(今老市府礼堂处),这是烟台较早传授螳螂拳的拳坊。因宋林春家距离郝老师的拳坊很近,父亲经常带着他到郝老师拳坊看练拳,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郝老师练铁砂掌。“郝老师练铁砂掌拌铁砂子就像拌麸子一样,很轻松双手插到缸底。”他回忆说。
宋林春在父亲的带领下,就在郝老师拳坊练拳,包括螳螂拳和铁砂掌等功夫。郝恒信老师去世后,宋林春又跟郝恒信之子郝忠岳、郝恒禄之子郝斌演练多年,特别是铁砂掌。
那为何少林铁砂掌传入螳螂门?这还需要进一步考证。其实,一直有一种说法,认为螳螂拳是各门武功的集大成者,择优吸纳也是常理,这也再次证明了“天下武功是一家”的道理。
》》正中午练铁砂掌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大环境的变化,为传统武术的继承和发扬创造了极其宝贵的外部环境。宋林春说,他真正系统练习铁砂掌,也就是在1980年之后。
昨天,记者在宋林春家的阳台上看到了满满一缸铁砂子,他告诉记者,这些砂子是他练习铁砂掌的必备条件,这一缸砂子重达200多斤。“这都是我去年刚换的新砂,一斤10多块钱,以前那些砂粒长锈了都变小了,不好用了。”宋林春说。
有了铁砂,就可以练习铁砂掌了?当然不是,宋林春告诉记者,练习之前,还需要用专门熬好的中药洗手,“这个中药方子是师父传下来的,除了螳螂门弟子,坚决不外传。这个中药汤有剧毒,但是能起到舒筋活血的作用,也能保护手掌。”另外,练习的时间也有讲究,宋林春都是选择正午的时间练功,他认为这时候阳气最重,利于走气,因为练功的时候,气息的走动也很有讲究。
尽管前前后后的辅助工作在宋林春看来很麻烦,但是按照要领练完一次功,大约只需20分钟左右。“可不能瞎练!”宋林春说。
》》大清早练螳螂拳
除了正午练铁砂掌外,宋林春还要每天早晨早起去葡萄山练螳螂拳套路。在这个地方,宋林春已经耍了几十年的把式了,“1968年拳坊不让练,全部关了门,没办法我们偷偷跑到这个地方来,我一直坚持到现在。”宋林春说,“我这个地方好啊!等有时间你去看看,我自己开辟的这么个地方,是泥地,养身子。”
他说,他已经习惯了每天清晨早起上山练拳,一年只休息大年初一这一天。他认为,早晨到山上,听着鸟叫、呼吸着新鲜空气,那种感觉让他着迷。已经74岁的宋林春,看上去精神矍铄,耳不聋、眼不花。唯一特别的地方就是,由于长期练铁砂掌,他的双手看上去很特别,说不上多粗糙,却有厚厚一层角质层。
习武这么多年,特别是自从练了铁砂掌之后,宋老爷子再也不敢出手打人,他曾经在北岛一处工地上被人打了,也没敢还手。“也许咱这个东西儿不好使,但万一要把人打坏了呢?”他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刘晓阳通讯员月琴晓琴)清明节将近,殡葬行业的收费标准受到越来越多的市民关注。近日,国家发改委会同民政部发布了进一步加强殡葬服务收费管理的...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