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名司仪全是大学生
一袭深兰色西装,内衬白衬衣,系浅绿色丝巾,出色的丧俗礼仪知识、带有亲和的殡仪主持风格、温暖的殡仪服务形象,这是记者在芝罘区殡仪馆司仪班见到的殡仪司仪们。曲赢政、李欣、徐彩云、胡慧丽、包风香、王正国,他们的平均年龄27岁,整个司仪班的成员全是大专文化。
“在主持时,心情会和家属一起伤心流泪,尤其是白发人送黑发人时,父母大多接受不了,我们作为现场的一员,也会进入同样的情绪中。”今年29岁的徐彩云告诉记者,但是作为一名司仪人员,要具有不能乱场的能力。看到失去亲人的家属过度悲痛,他们就自学心理学、哀伤辅导的知识,在正常的主持之余,陪同家属,对其进行心理的疏导。站队、致词、鞠躬、默哀、瞻仰遗容……昨日,在芝罘区殡仪馆二号悼念厅,记者看到司仪徐彩云引领着家属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整个悼念的过程。徐彩云告诉记者,女生不愿干这个,大多是觉得找对象时,不好意思说自己的工作。刚开始工作时,她也有些担心,在工作中,徐彩云慢慢发现,殡仪司仪的工作是很有意义的。
□1小时内现场量身定做悼词
司仪李欣告诉记者,“我们主持时手里拿的讲话稿,其实只是个装饰品,所有的词全部在脑子里。”每个逝者都有不同的故事,每个亲属都有不同的要求。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他们就查阅资料、请教礼俗专家,为不同的逝者设计不同的主持词,现在根据不同人的年龄、身份,他们共设计了老人、青年、军人、教师等6种悼词,在现场随机应变。有时根据家属的特别要求,他们还要根据逝者简历,现场写出量身定做的悼词,在1小时之内就要定出稿,家属们很感动。“背词还是简单的,但要通过表情、语言等表达出悲哀,感染在场的人是需要功夫的。”李欣告诉记者,一名成熟的殡仪司仪,至少要经历少则几十场,多到几个月的主持经验才能成熟。
别以为殡仪司仪全是姑娘,他们的班长,就是一名25岁的小伙子王正国,这是烟台市乃至全省首位男性殡仪司仪。
“我主持过600多场,也算是资深司仪了。”25岁的王正国作为6人班里唯一一名男性,虽然年纪不大,却在这个行业从业有两年的经历了。他毕业于武汉民政职业学院“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专业。王正国不仅是班里唯一的一名男司仪,也是山东省首位男殡仪司仪。“虽然有时男司仪不占优势,比如亲属会觉得,女性司仪更具有亲和力,但男司仪也有着特别之处。”王正国告诉记者,通常大型的、高档的追悼会现场,都会选择男性司仪。他就曾主持过有500多人参加的追悼会,“因为男性看起来更有驾驭大场面的气场。”
□司仪需求率达到了100%
“这6名殡仪司仪,是从80多名应聘者中择优录用的。”芝罘区殡仪馆张治洪主任告诉记者,整个司仪班的成员全部是大专以上学历,身高1.65cm以上,相貌端正口齿清楚,语言沟通能力很强。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这样的专业殡仪司仪队伍在全国也不多见。
“告别仪式是逝者家属走出丧亲阴影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设立殡仪司仪班,就是考虑将殡仪服务推向更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张主任告诉记者,在治丧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市民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倾向,希望殡仪馆能提供具有专业背景的司仪,来主持逝者的告别仪式,已经成为市民治丧过程中的一种较为普遍的需求。为满足市民的这一需求,芝罘区殡仪馆在烟台市首次推出“殡仪司仪班”,为丧属免费提供司仪服务,带给了他们极大的方便和宽慰。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孙淼通讯员王宝金)随着手机网络的普及,银行卡或渐渐退出历史舞台。近期,港城各大银行纷纷推出与手机有关的业务,备受市民推崇。在众多的...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