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的生活费只有15元
仲院中学有522名学生,除了附近两个村的孩子,上学路程在五公里以上的学生要占到一半多。教务主任崔海杰回忆第一次学生家访,跟着学生走了10公里的路,上了一个坡又一个坡,全是沙土路,开车不能走,他一度以为自己迷路了。
学生家长多数以种地为生,粮食为主,也种苹果,还有的在附近石材厂做苦力。校长战国军知道的很多学生一个周的生活费只有15元,即便这样,还有孩子周末会省下两三块钱,交回家里。去年有别的中学来学校参观,看到中午学生在教室里吃着大饼就咸菜看书,深受感动。
没暖气,没舞蹈室,没音乐室,但是从昨天开始,这里有了自己的图书室。“慈善义工·春天行动”发动半个月时间,在慈善总会下属鼎丰助学小队、许振珊大姐的努力下,筹捐到2200册新书。昨天的挂牌仪式,烟台慈善总会鲍寿庆会长也赶到莱州参加,并捐款3000元,他的想法是,给孩子捐了这么多好书,也得把看书的地方整修一下,这钱是用来买桌椅和书架的。
隐形助学团队浮出水面
如果没有这次活动,鼎丰助学小队相对于媒体来说,依旧是一个隐形慈善团体。队长张圆苹曾在仲院中学捐助过一个男孩,他父母均因意外去世,跟着姥姥生活,却以优异成绩考上奥赛。尽管学校给男孩减免了学费、书费,但他的生活费却无以为继。张圆苹后来一直捐助到他上大学,男孩后来考上了天津民航大学。
这个学校里,有一大半孩子没吃过肯德基,但每一届能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升入重点高中,升学率是莱州乡镇中学的翘楚。在文化生活极其匮乏的山区,书可能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张圆苹的妹妹张芷涵在姐姐的带动下,捐出了半个月工资。许振珊大姐向好心人募捐了500多本《我爱国学》带到仲院中学。
抱着书香四溢的新书,学生们的喜悦之情全在脸上。仪式结束后,学校老师给参加仪式的学生布置了一个题目,以《感恩的心》为题目,写一篇感想。
新闻推荐
点津老师:向楠,烟台二中初四英语教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专业素质优秀,教科研能力强,课堂和谐高效,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和专家们的好评。在向老师看来,英语是个慢功夫...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