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市纪委、市监察局印发《关于在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禁酒制度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除重要外事接待活动外,严禁工作日中午饮酒。
一年多过去了,“禁酒令”给社会各界带来哪些影响?4月20日-22日,记者进行了暗访。
工作日中午,酒店难闻劝酒声
4月20日,上周最后一个工作日。中午12点10分,记者先后走进几家机关事业单位接待酒店进行暗访。与每晚热闹喧嚣的氛围相比,中午,各个酒店明显清净了很多,有客的房间里,很少见到有喝酒的人。在市区某酒店,三楼一个客人包间里,一家机关单位正在接待一批南方客人。
对于烟台市实施的禁酒令,几位南方客人都认为非常好。“来烟台之前就听说胶东人很能喝酒,几位酒量小的同事都不大敢来,禁酒制度实际上把我们也‘解放\’了。”一位张姓南方客人说,中午不喝酒,吃饭简单,直接就吃米饭了,菜也要的少,这样也不浪费。
中午12点40分,记者来到南大街一家酒店,在二楼一间包房内,几位客人已经吃完饭。记者注意观察了一下,一位工作人员将吃剩的饭菜进行了打包处理。该酒店服务员说,现在鲜见有人拿着酒来吃饭了,而且酒店里热闹的劝酒场面确实少了些,经常来酒店的几家机关事业单位都比较熟悉,“只要是他们过来,现在基本不问主陪需要什么酒水,直接问上什么饮料。”
不喝中午酒,酒水消费降三成
“中午酒水消费确实少了很多,同比去年至少下降了三分之一。”某酒店夏经理告诉记者,为了应对酒店中午酒水消费减少,他们积极开发新型饮料替代酒水消费,一些具有营养价值的果汁颇受客人欢迎。
“禁酒令”实施一周年,企业和市民反响如何?22日下午,记者采访几位与政府部门打交道的企业负责人和市民,他们表示,随着“禁酒令”的实施,机关单位工作效率高了,公务员服务态度好了。
市民孙晓东在芝罘区经营一家水店,经常跟政府部门打交道,让他印象深刻的是,现在政府机关办事效率明显提高了,以往趴桌子、打瞌睡的情况很少见。“公务员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如果把时间用在了吃喝及休息上,效率怎么能提高。禁酒令的实施,确实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孙晓东说,希望禁酒令能够成为一种长效机制,并成为考核干部职工的办法之一,接受群众的监督和举报。
YMG记者李仁
新闻推荐
“红十字爱心储蓄罐”今起募捐, 首批5000个,爱心人士拥有所捐储蓄罐冠名权
本报讯(YMG记者刘晓阳通讯员刘月明)今天起,本报和烟台市红十字会共同发起“红十字爱心储蓄罐”爱心募捐活动,希望通过爱心企业冠名,向爱心家庭或个人赠送爱心...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