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28日,我大学毕业回到烟台当天,正赶上《烟台晚报》创刊14周年的日子。走出火车站,手握当天的晚报细心品读,顿感乡意浓浓。
虽然现在通过网络可以更快捷地获取信息,但我还是喜欢手捧散发着油墨香气的感觉。品读晚报成了我每天闲暇时的一个乐趣。而与晚报的亲密接触是在2008年。那年,我与妻子新婚之际,有机会接受了董方义记者的采访,“八一”建军节时,一篇《奥运年里,我成为一名军嫂》的报道,使更多的读者理解了军人的坚守与军嫂的不易,我们也因此收获了无数的祝福,从此,我更加地钟爱晚报。
在晚报的版面中,我尤其喜欢“烟台街”,那一篇篇从平凡生活中走出的短文,常给人带来温暖的感受。渐渐地,我也手痒起来,遇到暖心的事,也想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也是在2008年,“烟台街”版举办主题征文活动,我的拙文《军营变化日日新》有幸发表,这也成了我在晚报的处女作。从此,练笔成了我的一项新爱好,经常体验码字儿带来的乐趣,生活也因此多了更多的期盼。如今,稿件见报近十篇,虽然上稿不多,却给平淡的生活留下了许多甜蜜的记忆。
与晚报相识的几年间,娶妻,生子,人生的几件大事正是在这一阶段发生,晚报见证了我走过的每一个足迹,我也见证了晚报的一步步发展壮大。再过几个月,《烟台晚报》就要迎来二十周岁生日,二十岁,正是奋发的起点,拼搏的壮年,期待《烟台晚报》更加美好的明天。
曲鹏程
新闻推荐
周六去栽“学子林”, 尚有部分植树名额,报名电话:96110
本报讯(YMG记者孙致霞通讯员邓月华)由烟台晚报和市园林处共同举办的第五场义务植树活动,将于本周六上午在南山公园虎岩山进行。这也是“种棵小树,见证成长”...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