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先生曾说,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要考察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
诚如斯言。日前,国务院就出台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赋予载有学生的校车享有路上“优先权”。昨日的《烟台晚报》也报道,烟台市将购置或统筹配备校车1023辆,实现全市农村中小学校车服务全覆盖,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问题。交警部门同时表示,将确保校车享有优先通行权,校车可在公交专用道通行。
关注学生校车安全,意义深远,演绎的就是文明。仍记得,2011年11月16日9时40分许,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一校车发生事故,造成19名孩子、1名老师和1名司机遇难,该事件以发酵状态为全国校车安全敲响警钟。血的教训,让公众痛心之余,也呈现出价值———加速了全国各地对校车安全的自省、自救、自查行动,同时推动着社会文明的进步。
从震惊到解决,从代表们提议案再到出台《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全国推广执行,留下的是文明足迹。这方面,公众都达成了一种共识———有一种特权,可以例外,那就是校车特权。一些国家的优秀做法,我们自然可以借鉴学习。如资料显示,在美国,校车上路有充分的特权。美国法律规定:在公路上随意超越校车是违法行为,如果校车停车上下学生,后面所有车辆必须停车等待。校车上下完学生并启动后,后面车辆才能继续行驶。有人戏言,美国总统见了校车也要让路,因为我们不知道哪辆校车里的孩子,将来会是美国的总统。
美国总统也要为校车让路,“霸气”!要知道,美国民众是非常反感特权的,但是有一点例外,那就是校车这一“黄色的特权”。某方面说,美国政府对校车的重视,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这种为学生安全“不惜下血本”的做法,我们国内自然也可以有。因此,我们见到了大家为之一起所做的努力———摈弃埋怨的心态,转变为积极及时去解决问题。关注校车安全,就需要动真格的“做着看”———去年,福山开烟台市之先河,引进烟威地区首辆专业美国“大鼻子”校车,就是为学生负责的“做着看”,尽显标杆意义。因为,保障学生安全,“做”永远比“说”更有“战斗力”。毕竟,和学生安全相比,买校车的钱只是个钱的数字而已,而生命诚可贵,安全价更高。
校车特权,这个真可以有。美国校车的真正内涵,不仅表现在车本身结实,更在于制度保障,如最高路权。这可给我们启示———首先需要从硬件上下功夫,让学生坐上安全校车;其次需要从制度上下功夫,保障校车的特权。这样的目的,实则就是“防患于未然”,是文明更是进步。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U·贝克曾提出“风险社会”概念,并明确区分“危险”和“风险”:危险可直接刺激感官,而风险则“一般不能被直接感知”。用在“校车特权”上就是,大到国家小到地方下气力为校车“开绿灯”就是避免每个具体的“危险”,从而避免整个社会的“风险”,这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担当。这种“特权”,想必所有人都会喜欢。
新闻推荐
前不久,烟台开发区大季家的养猪专业户老丁买了一批“高蛋白猪饲料”,自家的100多头猪食用后出现拉稀症状,出栏率也大大降低。老丁手里只剩下一包饲料,达不到检测标准,眼看所...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