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记者丛晓波通讯员来轩摄影报道
4月5日上午9时,解村村委会大院内,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村党支部书记侯登大和村委会主任陈学明两人携手,将金光闪闪的“烟台市文明村”奖牌,挂到村委会门口墙上时,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村民们每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兴奋。这个只有225户、617人的小村,靠什么成为“烟台市文明村”?
走近解村,答案扑面而来:村头的大块空地上,文艺队正在排练刚刚学会的节目;村委会前,老人们对坐着“将军”;文化大院里,年轻人正在如饥似渴地啃着各种书本;面对着记者等陌生的来客,村民们都露出和善好友的笑容……
树立文明新风整治生活环境
说起村风,村民张宝胜笑呵呵地说:“俺们村村风现在可好了,看书得多了,打牌的少了;参加演出得多了,嘀咕家长里短的少了;小偷小摸、打架斗殴,更是看不到了……”
近年来,解村一直把村民道德建设当作一项大事来抓。村两委班子自觉带头,主动推进村级财务“委托代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贯彻十项大事全程录像要求,以规范管理成为村民信得过的“当家人”。村民大会通过了符合实际、能治“坏习气”的《村规民约》和《评选文明农户、“五好家庭”标准》,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活动,村领导班子成员以签名的方式向全村人承诺,带头遵守有关规定,倡导村民互相监督,共同抵制歪风邪气,弘扬社会正气。
过去由于疏于规划,解村的环境可以说是房子杂乱,道路泥泞,垃圾成堆乱放。近两年,村里加大了生活环境整治力度,实施“硬化”工程,对楼区进行了全硬化,新修了水泥马路,砌筑了挡土墙和主石墙;实施“绿化”工程,种植了各种树林花草;实施“亮化”工程,安装路灯100盏;实施“安保”工程,楼区监控探头做到全覆盖。近期,又扩建水库面积,为村里的农业灌溉提供了可靠水源。同时,配套了健身场地器材,村民的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观。
人人享有福利保障注重精神文化娱乐
解村村委会主任陈学明告诉我们,村民上至老人下至小孩,人人享有村级社会保障。按照年龄层次,每人每年都享受数额不等的现金补助;每逢端午、仲秋和春节等重大节日,都能领到面粉、大米、花生油、福利券等福利;坚持村民用水费用补贴政策;村民合作医疗费,由村委全额缴纳;从幼儿园到读博,都提供一定的奖励或补助;对儿童和老年人提供特别照顾等。每年用于村民福利及免费用水等费用合70万元,这些保障措施,很大程度提高了村民幸福指数。
走进解村文化大院,随处可见村民忙着学习充电、排歌练舞的场景。养花大户侯鲁南正在村图书阅览室内认真“咀嚼”一本《花木栽培技术》,不时做着笔记。“以前农闲时,就是找几个朋友打打牌,消磨时间。自从村里建了农家书屋,我大部分时间都是泡在这里,学习一下新的致富知识,感觉充实多了。”
村党支部书记侯登大介绍说,近两年来,村里投资40多万元,兴建了功能完善的文化大院,设有老年活动室、乒乓球室、图书室、阅览室、舞蹈室、棋牌室,音响、电视、乐器配套齐全。图书室里,农业科技、历史、政治、经济建设等各类书籍也一应俱全,村民在茶余饭后,到图书阅览室学习农业知识、致富信息,村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奔小康的本领都得到提高。村里的文艺骨干组成了歌舞表演队伍,农闲饭后,经常在文体活动室集合,唱戏、跳舞、扭秧歌,自娱自乐。每逢重大节庆日,还会举办主题文艺演出,以身边人演身边事,用村民最朴实的方式,反映村庄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老百姓的欢天喜地之情。
新闻推荐
液化气改天然气,难在哪?, 管道液化气提价,居民改天然气的呼声渐高欢迎市民通过96110民意通热线表达看法
YMG记者孙致霞侯召溪摄影报道核心提示“管道液化气涨价了,太贵,接受不了,希望换成天然气。”“液化气价格昂贵,利用率低,希望相关部门给换成天然气。”“管...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