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洪波是地道的烟台人,受老板委托全权管理公司的大小业务。这位商场精英为何一直甘愿做打工者的角色?让我们走近这位职业经理人,看他如何演绎精彩的打工人生。
十年打工兼创业
2002年,郝洪波从自己经营酒店改行到经营办公用品公司,做起了副总经理。“两种感觉不一样,前者是自己做老板,后者是给别人打工。”郝洪波说,当然这只是刚开始的感觉,过了不长的时间,这家公司的老板就将所有业务全权交给自己打理。他成了名符其实的职业经理人,是在为别人打工,也是在为自己的事业拼搏。
2001年之前,烟台的办公用品行业前景很好,用一句简单的话说就是“只要开店就能赚钱”。而郝洪波加入到该行业后不久的时间里,整个行业前景发生了大逆转。“原来公司里批零业务几乎是一半对一半,可是到了2005年,公司多数业务都是以零售为主,真正意义上的批发几乎没有了。”郝洪波说道。
至于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形势,他将原因归结于越来越发达的物流行业。“随着物流业的发达,很多小店面也开始自己从一级批发商那里直接进货出售,我们的批发业务量自然就少了。”郝洪波说道。
积极改变经营模式
行业前景不乐观,公司的效益会不会出现倒退?在郝洪波所经营的文具店,这个答案是否定的。十年的发展,他所在的文具用品有限公司从原来只有200平方米,扩展到了目前的近千平方米,从经营的办公用品品种多而杂到目前代理品牌产品,公司业务蒸蒸日上。
“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曾遇到过不少困难。”郝洪波一一举例,例如也曾同样面临招工难;在行业的激烈竞争中,该如何最大限度地争取更多的客户?这些,都是曾经面对的问题。该如何解决?郝洪波有自己的高招。
他首先从提高员工待遇上着手,工资形式从原来的固定工资改为“基本工资+浮动薪金+奖金”的弹性收入,公司为员工全部缴纳了劳动保险金,这从根本上激发了员工为公司积极创收的积极性。公司虽然只有20多人,但是为了解决员工的午餐问题,公司投资建了自己的食堂,专门雇人给员工做饭。
其次是改变经营模式,从原来的柜台式经营,发展到目前的超市模式,这给顾客提供了自由的选择空间;公司也从原来代理的品牌多而杂转型到少而精,为公司树立了高端的品牌形象。
打工十年甘做职业经理
郝洪波有独到的销售经验,但是最令周围人佩服的还是他为人处世的忠厚、善良。
十多年的经营经验,让郝洪波完全有能力、有机会另立山头,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然而,出于对公司的那份深厚感情,他始终不离不弃地做着“打工经理”的角色。
“2008年到2010年,受大环境的影响以及当时遇到的一些特殊情况,公司面临最艰难的时刻。”郝洪波说,当时自己完全有条件凭借多年积攒的销售渠道和进货经验另开一家公司。可是出于道义,他没有这样做。“如果另开一家公司,肯定还是会选择在三站市场这个大环境,势必要与现在公司的利益产生冲突。”郝洪波说,再说了,这家公司一直都很适合自己的发展,作为受老板全权委托管理经营的角色,他有责任带领公司和员工走向更好的发展方向。
郝洪波说,其实并不仅仅自己一个人有这种想法。在他的影响下,公司里有很多忠实的老员工也是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都没有离开过。因为他们始终坚信,公司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李珑通讯员建立拥军)昨天上午,位于福山区的烟台市看守所,40岁的司机王某面对记者的镜头,流下了悔恨的泪水。3月31日晚,他驾驶尼桑轿车在福山...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