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路上,留学回国博士、泰山学者等众多高端人才向采访团一行介绍了他们最新的研发成果;遍地开花的蓝色高新技术、高端服务业项目令人慨叹不已;这里产业聚集、项目扎堆,一条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良性互动的产业聚集之路越走越宽。
采访归来,萦绕记者心头的问题有了答案:东部新区产业发展以“蓝”为底色,以尖端人才、高新技术、高端产业集群为特色,率先高点崛起,领军蓝色烟台。
YMG记者侯召溪摄影郑桂江
优秀海归人才来高新区创业,只需一心搞研发,没有后顾之忧
杨小平,河北邯郸人,日本信州大学医学部药理学专业博士。去年8月,他从日本来到高新区,现任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新药临床前研究中心负责人。“现在留学人员回国,看重的不是车和房,而是研究成果能否开花结果。”他说,来高新区创业,吸引他的是这里的创业环境和研发配套,只需一心搞研发,没有回顾之忧。
在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像杨小平一样的优秀海归人才占了一半以上的比例,其中博士学历高层次人才达15名。如:李又欣,留德博士,山东省“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长效和靶向制剂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纯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会员、国际控制释放学会会员;冯东晓,留美博士,山东省“泰山学者药学特聘专家”,烟台市“双百计划”高端创新人才;陈金文,留美博士,烟台市“双百计划”高端创业人才等等。
目前,高新区有18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入选烟台市“双百计划”,占全市的82%,4人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
“高端人才来高新区,只要带着一个电脑就可以了,他们不用投资建实验室,我们这里提供了全部创业配套。”市政协副主席、高新区工委书记刘洪波说。他们设立了1亿元的“人才特区”建设专项资金,对进来创新创业的各类人才,在提供启动资金与办公经营用房、银行贷款贴息、专利资助等方面研究制定了一揽子优惠政策,帮助高端人才解决子女教育、医疗、住房等实际问题。
同时,高新区还设立了规模1亿元的创新扶持专项资金,用于引进国家级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和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优秀创新团队。目前正在规划建设大学生、留学生创业园和海外人才创业基地等招才引智平台。
有了人才,才能站得更好,看得更远。人才高地,就是研发、创新高地。莱山等地也在纷纷“筑巢引凤”。
“区内烟台大学、山东工商学院、滨州医学院、中科院海岸带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云集,我们本身具有人才优势,但还要做得更好。”莱山区委书记金志海说,他们正积极引进企业家、专家学者和科技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同时完善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体制机制。
“书”不用翻,做个手势就OK,一项项高技术项目让人眼花缭乱
高新区科技大道以南、海天路以东,烟台航空航天产业园正在紧张建设中。“我们自主研发生产的太阳能光膜,能源转换效率提高一倍,使用寿命长。”航空航天产业园副总指挥田玉春介绍,太阳能光膜,看上去跟易拉罐外壳的厚薄差不多,是一种新型的节能材料,现在我国80%的市场需求要从德国进口。中国航天513所突破了技术难关,一改过去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大大降低产品成本。以前这一技术用在卫星的太阳能帆板上,明后两年将走进千家万户。田玉春说,他们已与海尔签订合作协议,未来两到三年这种新型集板式太阳能热水器将大规模上市,代替现有的普通管式热水器。现在常用的太阳能热水器,一旦碰到多云天,水温常常不达标。尤其是冬天,有时还爆管。“如果说,现在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要等2小时的话,那么,以后只需等1小时,阴天也不怕。”他笑着说。
来到东部新区采访,一项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项目总让人惊叹不已。
———在牟平韩国沁水工业园,石药集团百克(烟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的厂房正在装修中,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的两个重组DNA新药即将投入生产。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第一个是国家一级新药“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大大减少,需要住院用药增加,病人要一天打一针,一个疗程7到14天;用上新药后一针就是一个疗程,直接可以出院。第二个新药是“E-4”,目前已进入二期临床阶段,有望明年启动生产。用于治疗糖尿病,刺激糖尿病人自生胰岛素,而不像现在依赖每天外部注射。
———在芝罘区东和科技园,烟台百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经理郑中华介绍,由天津百利康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血液抗凝剂将于明年下半年在这里生产。住院采血,一般是化验一次采一次;有了新型抗凝剂只需一次采血,血液不会凝固,实现多次检测,大大减少患者痛苦和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
———在莱山区烟台杰瑞网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看电子书可不拿手触摸,只需作出翻书的动作,电子书一页一页跟着走,看得让人目瞪口呆。公司CEO王涛介绍,这是他们自主研发的全息触摸屏,跟现在大家熟悉的触摸屏相比,这一技术更进一步。
高新、高端,各区在对产业项目的引进上恰好契合了东部新区的定位。高新区,着力引进行业领袖地位的龙头企业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成长性企业,大量引进孵化科技中小企业;莱山区,一方面引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另一方面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芝罘区着力推进一批涉海现代服务业、蓝色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的项目;牟平提出,未来五年,要让新兴产业成为牟平崛起的主引擎。
“省”字、“国”字号企业
形成产业集团军
俗话说,孤木不成林。东部新区不仅高尖端人才多,科研机构多,高新技术和高端服务业项目多,这里产业聚集度更高。以各类产业园区、高端服务业隆起带等为载体,形成了一个个特色鲜明、国内国际领先的的“产业集团军”。
在高新区,以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为核心,周边多个生物医药园区落地生根。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是目前省内唯一一家以“山东”冠名的国际生物科技专业园区,已被列入国家创新药物(烟台)孵化基地;绿叶国际医药科技产业园,主要从事肿瘤科、骨科、神经科等方面天然药物和药物新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部分产品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仅长效缓释胶囊一个项目市值可达10亿元,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拓普邦生物科技园,由多位美籍华裔博士领衔,部分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国家生物新材料科技园,由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长链二元酸系列产品企业———山东瀚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牵头建设。
适应建设东部新区新的定位要求,高新区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对产业发展重点进行了重新梳理。刘洪波说:“我们有两大主导产业集群,一是以海洋生物与医药、航空航天科技、电子信息等为特色的高端制造业集群,二是以研发孵化、软件外包、总部经济、金融商务、文化创意等为亮点的高端服务业集群。”
走进莱山,杰瑞第二工业园、台海二期、东方海洋研发中心正在建设中,该区以石油装备、核电、海洋科技、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规模正在快速膨胀;而服装加工、电子元器件加工、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则全力提升产业层次,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此外,牟平,以养马岛、金山湾、龙泉温泉等区域为代表的滨海高端商务休闲度假旅游带正在隆起;芝罘,以海港路中心商贸区和滨海广场金融商务区等两个省级服务业重点园区的改造提升为引擎的中央服务区再攀新高度。
新闻推荐
本报讯(实习生高琳YMG 记者王梓蓉通讯员叶杏)11日7:30,在烟台山医院儿科门诊,一对年轻的夫妇抱着个8个月的男婴急匆匆地跑进来:“大夫,快救救我的孩子”。儿科...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