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魏琳)取暖季已经结束了,不少家庭都忙着计算去年冬天取暖的费用到底花了多少钱。但鲁东大学后勤处,每位工作人员的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因为今年东校区的取暖费与往年相比,下降了近40%,一下子省了120多万元,而且取暖效果还是一样的好。这主要归功于去年冬天鲁大东校区尝试用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你看,这是从2008年东校区投入使用以来,每年的取暖费用支出。远的先不说,就光是2010年———2011年取暖季,就高达310多万。然后你再看这是今年的取暖费用,一共才185万元,省了120多万,这是我们之前没有预料到的。”拿着今年的取暖费用清单,鲁东大学后勤集团副总经理郭连军笑得合不拢嘴。
据了解,由于上个取暖季支出过于庞大,对鲁大的后勤集团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所以鲁东大学后勤处开始寻找解决的办法。经过招标采购,烟台科创捷能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提出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获得了学校方面的肯定。
“这套模式主要是通过每栋楼的热力入口的自控设备,根据需求自动调节供热系统的开启及流量大小,在满足供暖需求的前提下实现节能降耗。简单地说,就是改变以往单凭人工管理的模式,改由机器自动智能调节。”技术人员介绍说,这种“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国外早就存在,但这么大规模的校园应用,在国内很少见。
郭连军介绍,之前学校供暖一直是采用人工调控阀门,每天派专人根据使用功能和作息时间进行调节。这样不但会大大缩短阀门的使用寿命,额外增加维修费和人工费,而且节能效果很不明显。而改造后,每栋宿舍楼、教学楼的供热运行时间与温度调节都可以由中央系统控制,工作人员只要轻轻一按键,暖气就能按照之前调节的温度开始运行,保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据了解,除了鲁东大学的南北校区改造外,今年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和振华商厦也将进行供暖改造,进一步推广这一合作模式。
新闻推荐
这是一个年轻的区域。每天清晨,一批批充满朝气的年轻人蜂拥走进杰瑞网络、东方海洋等企业,开启一天紧张的工作。这是一个高端的区域。一群群海外归国的领军型人才,在科...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