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4座兽首究竟应该怎么看?”市文广新局与中国保利集团携手主办的“圆明园国宝暨南北朝石佛造像烟台特展”进入第2天,很多市民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昨日在展厅内,一位年轻人说:“就这4个动物头,看不出啥门道……”
YMG记者昨日采访了保利负责文物的工作人员,详细解读了兽首所蕴藏的价值与看点。市民带着这份“兽首参观指南”观赏国宝,一定会更过瘾。
读历史虎首上刻着国耻
“兽首承载的是一段屈辱的国耻,如果它们能够把所经历的说出来,那一定是比电影还要精彩的故事。”保利工作人员彭珺认为,兽首最大价值就是它的社会历史价值。“本次展出的圆明园猴首、牛首、虎首及猪首铜像因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而流失海外,凝聚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与血泪。从已回归的兽首身上,可看出其历经劫难的印记。比如虎首的耳朵处,可以明显看到当年被枪托砸过的痕迹。”
“后来,保利集团斥资从海外抢救国宝的事迹一度成为维护民族利益、扬中华正气的壮举。澳门著名实业家何鸿燊将猪首、马首高价回购后捐赠给保利艺术博物馆的公益举动,更是激发了社会各界对国宝回归事业的支持和参与。”圆明园兽首在一个多世纪的海外流浪后终于回归祖国,当时也成为国民津津乐道的大事件。
如今,除了正在展出的这四大兽首,以及即将亮相的鼠首和兔首外,还有五件兽首下落不明,寻找国宝依旧任重道远。
看价值几个亿无法估算
“四大国宝到底能值多少钱?”这是很多市民在参观国宝展时喜欢交流的话题。2000年春天保利集团竞拍出价3300万港币才使三件圆明园国宝成功回归祖国,很多人估计今天的价值超过亿元。
就此问题,彭珺认为国宝不是价格可以衡量的。“中西合璧的雕塑作品,在东西方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算不上稀奇,但它们诞生在‘闭关锁国\’的240年前,完全可以在中西雕塑交流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牛首的西班牙斗牛造型、猪首的野猪特征、虎首的毛发毕现,都是中西合璧的显著特点。”彭珺介绍说,清代康乾期间,随着欧洲传教士的纷纷来华,中西方文化交流颇为繁盛,但体现这一时期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艺术品多是绘画,作为雕塑作品,则以这四件铜像时代最早,成就也最为杰出。
品艺术历经百年不锈蚀
关于国宝的美学价值,彭珺表示可以用“乾隆盛世的工艺巅峰之作”来形容,每一个都值得仔细琢磨。“四大兽首出自240多年前乾隆盛世,颜色深沉,内蕴精光,历经风雨而不锈蚀,堪称一绝,清晰逼真,不见一丝马虎,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其造型写实,均由中国宫廷匠师制造,由欧洲艺术家设计,故而带有诸多西方艺术特色,成为融汇东西方文化的艺术珍品。”
另外,同时展出的代表了中国佛教艺术巅峰时期杰出成就的十四尊南北朝石佛造像,因其保存之好,工艺之精,世所罕见,被称为“石佛收藏中的奇迹”。更为难得的是,保利艺术博物馆的这批展品均属首次面世,是人们了解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和佛教雕塑艺术的重要资料。
“国宝”征文摄影活动请您参与
本报和烟台保利置业公司联合发起了圆明园国宝暨南北朝石佛造像烟台特展摄影及征文活动。市民在观展期间,可以将用手机、相机、DV 等拍摄的感人瞬间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到指定电子邮箱参与摄影大赛,同时也可以将观展期间发生的有趣或感人的故事写成文字,参与征文大赛。本次大赛的指定投稿邮箱是ytg-bz2010@163.com,截稿时间为5月12日24点。摄影、征文活动的优胜者将会得到最高奖金为2000元的现金奖励,此外,摄影一二三等奖评出后在本报刊发,征文也将择优刊发。
YMG记者邵壮
新闻推荐
评选推荐词:作为新时代高级知识分子的她,身兼博士与母亲两个角色,当女儿还在幼儿园时,就能顺利地与外国教授英语对话,在她的教育下,一个个孩子走出问题的阴影,考上了...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