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珍藏两个“第一次”

来源:烟台晚报 2012-05-01 02:18   https://www.yybnet.net/

花草轮季,斗转星移。屈指算来,我和《烟台晚报》水乳交融已整整7年了。这7年里,不管是作为一名作者,还是作为一个读者,我心中的最爱,是“文学角”(以前称作“副刊”)和“烟台街”两个版面,也始终认为这是两块最能滋养心灵的圣洁园地,每每仔细品读,总会欣欣然沉醉其间。我是一个有惰性的人,而且疏于统计,至今在“文学角”和“烟台街”两个版面上究竟发表了多少文章,自己仍然不是很清楚,但我却永远忘不了两个“第一次”,即第一次向文学角和烟台街投稿的情景。

2005年初,《烟台晚报》副刊向上世纪40年代、50年代出生的人发起文学作品征稿活动,当时我心里不禁为之一动:作为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我年轻时也曾是一名文学爱好者,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因在儿童文学领域取得的一点成绩,被山东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况且2003年9月从教体局机关“内退”以后,自己总想写一点反映乡村生活的散文随笔之类的文章,一来打发休闲时光,二来想通过文字表达一下自己对乡村生活的怀念和感恩,这次《烟台晚报》征稿不正是一个难逢的好机会吗?但自己毕竟“撂荒”将近15个年头了,想重新融入文学谈何容易!踌躇多日,始终心神不安,但最后还是决定重新拾笔,并且自我约定,假若投稿成功,就重温一下年轻时的文学梦,否则便从此“解甲归田”。于是,一个雪花簌簌飘落的宁静夜晚,散文《乡村的月亮》在电脑上一气敲成,第二天打印好后便将稿子挂号寄给了《烟台晚报》。大约10天后的一个晚上,我正在家里看电视,忽然接到副刊责任编辑曲光辉老师的电话,说稿子已被选用,让我速寄照片,以便周末在副刊上同文章一起刊发。就这样,我生平第一篇反映乡村生活的散文《乡村的月亮》,便刊登在了《烟台晚报》2005年1月30日的副刊上。这一来,我信心倍增,当年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一部18万字的散文随笔便结集出版。完全可以这样说,没有《乡村的月亮》的“开门红”,我的散文随笔集的问世也绝不会如此之快!

而第一次给“烟台街”投稿,时间是在2006年4月下旬,文章的题目是《门口不栽“拍打手”》,内容取自于家乡的一句民谣:房前不栽桑,房后不栽柳,门口不栽“拍打手”(白杨树)。这首民谣反映的是蓬莱一带农家百姓辈辈恪守的一种植树规矩,是乡村生活的真实存在,我把它作为民俗类文章写下来,文章很快在5月6日见报,但当时的“烟台街”版面尚未设“民俗采风”栏目,文章就发表在“轶闻掌故”栏目里。后来,《烟台街》版面才出现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采风”栏目。这篇稿子的成功,使我对家乡历史积淀的民风民俗产生了浓厚兴趣,常常不耻下问,追根溯源。

岁月的河流总会带走太多太多的往事,但这两个“第一次”却是我心中终生的珍藏。我今年就要领取退休证了,在往后的日子里,我将与“文学角”和“烟台街”两个版面继续同行,让自己的心灵在这两块繁茂蓊郁的园地里得到休憩滋养。张功基

新闻推荐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这句话家喻户晓今年寒假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这句话家喻户晓。今年寒假,我就亲眼目睹了桂林阳朔的美丽风光。清晨,我们结伴畅游漓江。我们的游艇以每小时10公里的...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

相关新闻:
春风化雨德自馨2012-05-02 02:18
猜你喜欢:
武术节火热塔山2012-05-01 02:18
评论:(珍藏两个“第一次”)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