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整治计划,工商部门将于7月底之前完成回收行业的整体清理整顿工作,无证从事再生资源经营的将被依法查处、取缔。今后,工商部门将对“转正”后的“破烂王”进行长效规范监管,收赃销赃、乱堆乱放、占道经营等现象将得到有效遏制。
YMG记者邹春霞摄影报道
关注破烂王转正
无证黑户成为“正规军”8年“禁入”政策松绑
“建国初期,烟台就有物资回收行业,那时候,国营集体职工推着大板车走街串巷收破烂,收完后再交到单位。上世纪80年代中期,废品收购已形成产业链。”提起烟台物资回收的发展沿革,有20多年从业经历的东方旧货市场负责人谭军介绍,起步期,烟台物资回收还是较为规范的。“改革开放后期,烟台要求从业人员必需挂靠物资系统和供销系统,经营业户要经公安局进行备案,收有色金属的业户必须进行登记。”
从1998年起,国家对物资回收行业全面放开,行业也日渐混乱。“2004年,为解决‘破烂王\’们造成的城市环境‘脏乱差\’问题,市里决定将除世回尧、黄务、只楚辖区外的100多户经营业户全部搬迁到烟台市海诚新桥、海诚幸福和东方等废旧物资交易市场内进行经营。同时,五区范围内工商部门不再审批许可证。”谭军介绍,废品收购点布局发生了变化,市民懒得去旧物资市场送旧货,导致很多无证废品站点“冒头”。据统计,到2011年年底,仅芝罘区就有再生资源经营网点630户,流动收购人员约3200人,这批“流动大军”8成以上是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利用机动车、三轮车、大板车等工具在市区内走街串巷进行废旧物资回收。
没有管理者,也没有主管部门,有的废品收购摊点露天存放废物,遇到大风天气塑料袋等四处散落;有的公开挂牌收购违禁物资,形成黑市交易。这些废旧物资回收摊点,多数已成为外来人口的聚居点,环境卫生脏乱差,是城市管理的空白点,让整个回收企业呈现无序发展的状态。
2012年5月,针对这种情况,芝罘区开始启动对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专项整治。“我们对本辖区的各类再生资源收购业户进行逐一排查,摸清辖区内各类再生资源回收经营主体的户数、具体位置后,针对无照及超范围经营的业户,责令整改,并限其一周内办证。”烟台市工商局芝罘分局王学礼介绍,工商部门主要采取“疏堵结合”的方法,引导无照及超范围经营的再生资源的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纳入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这也是烟台市8年来首度解禁五区内工商准入政策,“收编”破烂王为“正规军”。
来路不明的东西绝对不能收“转正”后行业监管将更严
“自行车、电缆还有铁栏杆那些东西是绝对不敢收的!”昨天,记者问黄务小区废品收购业户吴阳收不收电缆,吴阳赶紧摆手。40岁的吴阳来烟台从事废品收购已有5个年头了,这两天才办理了工商营业执照,不再是“黑户”。“俺拖家带口的,就想挣个安稳钱,不愿冒险干违法的事儿,来路不明的东西绝对不能收。”吴阳说,办证前,他专门参加了工商局组织的培训,啥样东西不能收、不能短斤缺两坑人,这些都是培训的内容。
“你家办证了没有?”昨天上午,王学礼和工商所的工作人员在幸福小区片区开始了又一轮的巡查,看完了业户的证照情况,他又开始检查业户们的秤有没有问题。
“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后,我们就要经常巡查,确保没有假秤和收赃销赃行为。”王学礼说,经过这一阶段的整治工作,300多户回收站办理了工商执照,正在办理的有12户。对已办证的业户,芝罘区工商局采取上门年检的方式给予集中年检。
“目前还有23户回收点拒不办证;另外还有13户到承办企业办理了登记,但是拒不出示由区商务局、区城管局、所属街道办事处等单位给予经营场所认可的证明,也不办理其他任何备案手续。这部分人仍在继续从事回收经营活动,这次也被纳入了整治取缔之中。”据介绍,按照整治计划,工商部门将于7月底之前完成回收行业的整体清理整顿工作,无证从事再生资源经营的将被依法查处、取缔。
新闻推荐
今天是一个令人难忘的节日。因为我成为了烟台晚报崇文学校小记者站的一名小记者。校领导和晚报的阿姨给我颁发了小记者证,那一刻,我感到无比的自豪,晚报的记者阿...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