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行走在纸上

来源:烟台晚报 2012-06-06 01:15   https://www.yybnet.net/

或许是一种习惯,每到一座城市,我最急于做两件事,一是买地图,再是买报纸。私以为,要了解城市,地图直观,报纸深入。我不知道外地人来烟,是不是也会买一份《烟台晚报》读上一读呢?

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晚报发行后不久,我正在烟台上学,遂有幸与晚报接触,而且数度投稿,甚至,还发烧友般参加过报社的通讯员培训,再后来不知怎么就撂下了,这一晃可就十多年光景过去了。

要不是2007年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午后,无意中看了一期“烟台街”,被那些很生活很情调的小豆腐块儿吊起了胃口,或许至今也难催生我再度动笔的念头。

好在当时写了两年博客,积攒了一堆胡侃海聊的现成小文,于是,依照版面眉头上那个陌生的邮箱只管一通发将过去。没有想像中漫长的等待,也无所谓期不期盼,反正那些不起眼的小篇什,很快一周周密集见报,当时的感觉一言以蔽之———很受用很受用。

再后来有段时间实在憋不住,涂抹了几篇大概叫做散文或者随笔的千字文,欲往“文学角”试试,居然也屡有斩获。五年了,我与晚报编辑之间的文字之交虽淡亦浓,尽管身居同城却未曾谋面,我只是时时提醒自己,倍加珍惜这份俗世俗务之外的编读情谊。

紧张工作之余,为排解烦闷,我常常挤时间上网浏览片刻,必修课有二:一是翻看凤凰搜狐新闻消息,二是打开水母网读读电子报。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小雅的“烟台街”、大雅的“文学角”两个版块为媒,才让我打晚报上记住了不少写家的名字。

先说刘洪老师。刘老师的小说有奇趣,给我印象颇深。总感觉人家的故事带劲儿,摹写的人物有范儿。我惯于把刘老师的小说当历史读,读岁月读世情读民风读思想;又愿意把它们当杂文读,读出笑声读出酸楚读出感喟读出泪滴……后来从晚报上知悉,刘老师的小说结集出版了,甚是为他高兴。

还知道了林红宾老师的大名。林老师的散文可谓率性之极自成一家,十余年前就喜读出自他笔下那些挂着霜带着露的文字,或许乡情使然,或许年龄使然,而今看林老师那些源自山野的性灵之作,更加打动我,也促使我每逢其文必逐字逐句研读、反反复复诵读,好不尽兴。

其实嘴边还能说出经常出没于版面的一大堆“熟人”的名字来。正是这些对文字有情、对人生有悟的人,盛情引领我们一道分享了生活,分享了人世间的百般滋味和千般真谛:那些悲悲喜喜的情绪,那些洋洋洒洒的情结,那些真真切切的情意,那些澎澎湃湃的情怀。

读来读去,惟愿把晚报读成美丽烟台的精彩写意,让更多的人,用目光用心灵在报章间触碰、徜徉,在文字的风景里细细打量每一条街巷。行走在纸上,我们会爱上这座城。

张璋

新闻推荐

老兵看新兵挥毫颂英雄

本报讯(YMG记者柴向阳摄影报道)昨日,烟台市书刻艺术家协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委员、老书法家戚宝臣先生带着他精心书写的两幅作品,带着该协会200多名会员,辗转来到姜瑞锋养伤的...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我的愿望实现啦2012-06-06 01:15
评论:(行走在纸上)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