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发展为要,民生为本。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推动科学发展的同时,各级各部门务必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把惠民利民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和政绩追求,更好地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以更大的力度、更高的标准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谋福祉。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标志,也是凝聚合力、加快发展的基石。民心顺则民力聚,民心聚则和谐生。实践证明,只有始终关注民生、不断改善民生,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凝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近年来,烟台市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采取有力措施解民忧、增民享,社会保障能力快速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人民群众对于物质生活的要求和文化利益的期待也在不断提高,要让人民更满意、更幸福,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这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有力措施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致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就要更好地顺应人民群众在物质文化生活上的新期待,在发展惠民、文化乐民上实现更大突破。要进一步加大“为民服务实事工程”实施力度,在努力做好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各方面工作的同时,积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加强社会保障服务能力建设,真正实现群众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生活水平与发展质量同步提高。要牢牢抓住理想信念这个灵魂、道德养成这个基础,以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为动力,以打造胶东文化龙头城市为目标,全面繁荣公共文化事业,突破发展文化产业,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高水平的文明创建和文化发展成果。
致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就要更好地顺应人民群众在政治利益和社会管理上的新期待,在执政为民、稳定安民上实现更大突破。保障和改善民生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诸多领域,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各级各部门必须坚持深入群众、体察民情,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下力气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倾听民声、通达民意、纾解民困上实现新发展,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关爱帮扶弱势群体上取得新成效。要进一步搞好社会管理创新,更好地顺应人民群众在政治利益和社会管理上的新期待,努力保持全市大局持续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民生大于天,幸福最关情。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要切实践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理念,加大力度惠民生,尽心竭力增民享,恪尽职守保民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快乐感、幸福感,早日把烟台打造成人民生活富庶安康、生态宜居的幸福之都。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孙长波)昨日下午,张裕葡萄酒质量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在华侨宾馆举行。会上,张裕公司、国家葡萄酒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及烟台市质监局等单位负责人...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