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姜春康通讯员张玉英)近日,记者走进烟台开发区大季家张家庄村李敏家,给人最大的感觉是:这个家非常整洁、明亮。苗条、利索的李敏正拿着毛巾给瘫痪在床的婆婆擦脸。
趁着儿媳出门换水的空档,老人一脸欣慰地告诉记者:“儿媳妇贤惠孝顺,胜似亲闺女;孙子也不嫌弃我,我知足了。”
辞职为了照顾老人
1970年出生的李敏,1994年同丈夫结了婚。公公爹去世早,婆婆还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婚后为了更好地照顾婆婆,李敏便和婆婆住到了一起。
2001年腊月,婆婆查出卵巢肿瘤,需要马上手术。东凑西借,夫妻两人最终凑够了手术费用。手术后,得知是良性肿瘤,小两口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刚刚安稳了几年,2005年正月,婆婆又突发脑溢血,所幸送医及时。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婆婆病情出现好转,但却落下半身不遂的病根,生活从此无法自理。为了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婆婆,李敏和丈夫双双从工厂里辞了职,下来自己做起了小生意。“公爹走得早,婆婆为家庭付出了那么多,我一定要伺候好婆婆,让她安享晚年。”这是李敏经常挂在嘴边上的话。
身心呵护无微不至
辞职后的李敏,却比上班时累得多。婆婆的脚没有知觉,她就寸步不离地扶着婆婆,每走一步,李敏就蹲下身子帮她把脚摆正。在婆媳俩的努力下,婆婆最终能拄着拐棍儿自己走路了。可李敏却因频繁的下蹲动作患上了颈椎病。
可好景不长,婆婆一次拄着拐走路时,不小心摔倒了,病情更加严重了,最终整个人瘫痪在床。老人是个十分要强的人,瘫痪以后,总觉得自己成为儿女的累赘,有时见到熟人还会哭。为了让婆婆宽心,李敏凡事都和婆婆商量,“要让她觉得我们没有嫌弃她,让她知道自己还是儿女们的精神支柱。”
家庭美德代代相传
在李敏夫妇的言传身教下,他们的孩子自小就懂得孝敬奶奶,会主动地照顾老人,哄老人开心。
放学后,孩子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儿就是给奶奶讲讲学校发生的新鲜事儿。有好吃的东西,不用大人说,先送给奶奶吃。老人一看到孙子,精神就会好许多。
“这么多年,为了照顾婆婆的身体,我们家基本不怎么吃含糖多的食物,平时的饭菜也多以老人的喜好为准,孩子一直都没有怨言,平时还能帮着我给他奶奶收拾房间。”李敏自豪地说。
新闻推荐
功能齐全的社区文化服务站,承载历史的特色文化街区,雕塑矗立、鲜花簇拥的文化休闲广场,集创意、策划、设计、制作于一体的广告创意产业园区……行走在芝罘,我们时...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