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杨冬冬李雨浓摄影报道
近年来,随着志愿活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者服务行列,成为弘扬社会新风的重要力量。
芝罘区现有志愿者6.4万人,为了打造具有特色、惠及大众的志愿服务活动,2012年,芝罘提出了“把志愿服务打造成全区文明创建工作新品牌”的目标,大力支持志愿服务活动,使志愿服务工作呈现出组织机构健全、管理制度完善、主题活动鲜明的时代特征。
整合资源
构建志愿服务网络
2012年,芝罘区成立志愿服务活动协调小组,由芝罘区委宣传部,组织部、区文明办、团区委、区民政局、区教育局等11个部门和13个街道园区组成,统一管理和协调芝罘志愿服务工作。
协调小组要求志愿者按照“六有”标准,即“有完善的硬件设施、有以志愿者为主体的工作人员、有一定的活动经费、有稳定的服务队伍、有固定的服务对象和项目、有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协调小组在所有街道园区和社区建立志愿者服务中心(站),统一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形成了上下贯通、运转有效的区、街道、社区三级志愿者服务管理和运作网络。
建基地
服务队伍添新军
芝罘将区老年福利院、儿童福利中心、军休所等14个单位选定为第一批区级志愿者服务基地,建立29个志愿者服务联系点、12处绿色环保服务基地,在各个街道园区选择1-2个社区分别建立问题少年帮教、文化教育辅导、大学生暑期服务基地共30多处,开辟了覆盖全区各个方位的服务阵地,减少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方便志愿者们更方便快捷地开展服务。
截至目前,芝罘区志愿者注册人数由5.6万多人增加到6.4万多人,根据志愿者的特长爱好、居住区域等,成立了道德先锋、文明先锋、微公益行动等12支特色志愿者服务队。“爱在烟台·韩国友人”志愿者服务队是烟台市第一支外籍人士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安立盛志愿者服务队是烟台市第一支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志愿者服务队。
微公益小善汇成大爱洪流
今年以来,芝罘把“微公益”作为志愿服务工作的着力点,根据群众热点需求,从小处着眼,启动了善行芝罘·微公益“五大关爱”行动。从而在全社会大力普及“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志愿服务精神,倡导善行不分大小,积小善才能成大德的服务理念,
“四点半学校”行动关爱小学生。在全区优选82个社区,每天安排1名专职工作人员和1名志愿者,利用社区的“四点半学校”,对小学生进行作业辅导、人身看护。目前,加入“四点半学校”行动的志愿者达460多人。
“爱心假日”行动关爱老年人。组织1200多名志愿者、50多个志愿服务大队与600多名社区空巢老人结成了“一助一”长期帮扶对子,在节假日期间上门陪护,让老人在节日期间不再感到孤单。
“情暖兄弟”行动关爱农民工。组织公检法司等部门志愿者成立农民工维权服务队,为农民工提供无偿法律援助。上半年,共协调解决农民工与用工单位矛盾纠纷30多起,为农民工讨回工资13万多元。
“幸福28”行动关爱心理障碍人员。在所有的城市社区设立了心理咨询工作室,每月28号,由专业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值班,为存在心理问题的市民提供心理疏导。
“美丽天使”行动关爱残疾人。组织具有化妆、策划、文艺特长的志愿者,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上门进行形象策划包装,组织参与文体活动,使他们消除自卑心理,获得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微公益“五大关爱”行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真正把细微的小事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微公益,大受益。
截至目前,“微公益”已有志愿者粉丝近2300人,发布宣传志愿服务内容的微博近900条,广大志愿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与网友开展讨论交流,引导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从而宣传扩大了优秀志愿者事迹的影响力。
严管理规范志愿服务活动
建立统一规范的管理机制,给申请注册成为志愿者的人员配发《服务记录册》,在服务活动结束后,被服务对象给服务提供者写出服务评价,交由服务中心给予认证;给志愿服务者配发带有全国编号的服务证和胸章,工作服装,要求在服务期间,统一着装上岗,给志愿服务树立规范化的对外形象。
建立系统完善的培训机制。按照新注册志愿者培训、项目专业培训和骨干管理培训三个类型,邀请专家学者,分类培训志愿者,更新服务理念、提高业务技能、增强服务本领。
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性,建立时间积累、绩效评估和星级服务评选表彰机制,跟踪考核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和服务效果,并登记入册,保证服务效果的前提下,累计服务时间超过100小时者可获得“晋星”奖励。
建立常态化的例会机制。每个季度召开一次志愿者工作例会,互相交流工作经验,研究推进工作措施,把志愿服务做优做实,同时定期召开社区、街道、区直机关、驻区单位不同层次、不同人员参加的恳谈会,探讨开展志愿服务的有效途径,为志愿服务工作指引方向。
记者了解到,正是在这种规范化的管理下,芝罘区已有1600多名志愿者获“晋星”荣誉,其中涌现出一系列闪耀着光辉的志愿服务者,例如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王建光,做善事不分国界的韩国友人朴正男,以及坚持每天做一件好事的安立盛等等。
影响力用实际行动来传播
3月5日,在“学雷锋、树新风、讲文明、做好人”活动启动仪式上,现场发放志愿服务宣传单3000余份,接受咨询400多人次,新注册志愿者60多名。
7月7日,芝罘志愿者承办了中央文明办、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在烟台市举行的“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启动仪式,发动万华等10家企业向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捐赠了100万元定向捐助基金,通过实际行动,增强芝罘志愿服务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今年以来,烟台日报、烟台电视台等市级主要媒体着重报道了“社区活雷锋”安立盛、东山街道义工王义海等10多名志愿者的志愿服务事迹,其中安立盛登上了中国文明网5月份“中国好人榜”。同时,利用在全市宣传部门率先开通的“首善芝罘·共享文明”政务微博,吸纳优秀志愿者参与。
记者了解到,芝罘志愿服务成立了宣讲团,由20多名志愿者组成,他们以“善行芝罘·道德讲堂”为载体,向机关、社区、学校、企业,宣传志愿服务的重要意义,同时,组织具有历史、法律、教育、医学等特长的志愿者,编写了《经典语录》、《杏林送暖》、《清风文化》、《杏坛传香》、《阳光家教》等系列宣传手册,免费发放到居民手中,使群众切实感受到志愿服务的魅力,从而扩大了芝罘志愿服务的影响。
接下来,芝罘将以“善行芝罘·微公益”活动为载体,精心设计更多群众欢迎的志愿服务项目,将志愿服务活动打造成芝罘一道靓丽风景线。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耿晶通讯员吕卓芸)烟台市日前开始对道路交通运输秩序进行集中整治,打击非法营运行为。其中,重点打击在路上流动捎客的不法行为。行动中,全市...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