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缝纫机踩出“七节楼”

来源:烟台晚报 2013-04-22 20:48   https://www.yybnet.net/

□曹洪涛

上世纪七十年代,烟台市的最高建筑在哪儿?老烟台人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七节楼。作为烟台当时的最高建筑,七节楼曾风光一时,但时过境迁,如今,烟台的新生代们已不知晓它的存在。

曾是地标建筑

说起七节楼,小时候的两个场景最是难忘。小时家住太平街,与舅舅住在一处。那时,笔者大概四五岁,一天,听到舅舅在街上和邻居聊天,邻居问:你在哪上班?舅舅将大拇指跷起抬过下巴向上一指,同时头往后一仰,轻吐三个字:七节楼!那时就纳闷,七节楼是什么地方?什么样的地方会使他牛到这种程度?第二个场景,已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笔者走在七节楼下,看到一个头上裹头巾,胳膊上拐篮子的农村妇女也从那里走。她抬头看了一眼七节楼的最高处,就一手捂住眼睛,一手捂住胸口,嘴里叫着“哎呀妈呀、妈呀、妈,头晕,朝不了”,然后慢慢坐在道边,缓了一气,才走掉。现在的人们不会相信,但那是真实发生过的事。

七节楼位于南大街与北河街的交汇处,在路口的西南角。主体为L 型建筑,砖混结构,楼高35—40米。临南大街东西走向长约50米,临北河街南北走向约30米。主体楼高五层,L型转角处又加有两层塔楼,楼最高处七层,据此得名七节楼。

七节楼施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竣工于1976年。这是烟台人自行设计、施工的大楼。七节楼开建时“文化大革命”尚未结束,当时的烟台街较繁华的地方是东到二马路、西到西南河、南到南大街,北到海边这一两平方公里的地方。现在不断有人抱怨汽车总站建在烟台市中心,但在那时是郊区,市民当时曾经还提过意见,嫌汽车总站离市区太远坐车不方便。当时人们居住平房,间或有简易楼,很少有楼房存在,即使有楼房也绝不会超过四层。工厂厂房也多是一层结构。如果说有一些高的建筑,那就是工厂的烟囱。这种环境下建起一栋高达七层的高楼,是比较特殊的一件事。为何要建七节楼?谁有此能力建这高楼?建七节楼干什么用?这在当时是很多老百姓关心的问题。

七节楼的来历

七节楼的建设、使用单位是烟台服装公司。可以想见,凡是有能力盖高楼,特别是一个地区的地标建筑,一定是实力雄厚的单位。而服装公司怎会有此能力呢?这还要从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说起。大家多认为十年浩劫中经济极端落后,这不假,但还是有些例外的。如对外贸易从建国后就未停止过,烟台的草编、花边工艺品一直出口海外,其他名优产品如三环锁、北极星钟表一直在出口创汇。1972年中日建交,又给出口加工业开辟了一扇大门———服装加工出口。烟台在几年内便形成了很大规模的灯芯绒加工出口业务。

而烟台出口服装业的形成也颇有渊源。自解放以来,经过公私合营等社会主义改造,烟台街上裁缝铺和裁缝大都形成了合作组或合作社,后来又吸收了与服装有关的行业手工业合作社,在“文革”中成立了烟台服装公司,性质为大集体。同时并存的是街道办的裁缝铺。出口加工服装就是服装公司组织产业工人进行的。当时在烟台街上有四个比较大规模的出口车间,每个车间近百台机器。分散在文化宫、儒林街、大马路等地。老烟台人可能还有印象,临街的大房子里灯火通明,摆满了缝纫机,隆隆作响,整晚不停。这就是在加工出口服装。为整合出口加工力量,在当时的市政府的支持下,服装公司开始建筑新厂房,这就是七节楼。

七节楼耗资数百万元,部分国家调拨资金,大部是企业自筹。在当时普通工人的月工资30元左右,建七节楼要耗费近万工人一年的工资!这些资金都是服装工人加工衣服挣出来的,正如老工人所讲:“七节楼是我们用缝纫机一脚一脚踩出来的!”雄厚的资金加上出口服装业当时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地位,使七节楼这座当时的烟台最高楼的建设成为可能。

辉煌随风而逝

七节楼建成后,成立了烟台服装一厂,将服装公司下属的所有出口业务集中在此厂。五层主楼全部做厂房,东西楼(临南大街)每层一百台机器左右,南北楼每层也有几十台机器。开始人员不算多,不到1980年,所有厂房都满负荷运转。一厂的办公机关就在L型的转角处。塔楼六楼是技术科,七层是档案室。从这时起一直到80年代末,是服装出口最红火的时候。那时在七节楼里工作的工人也的确有像笔者舅舅那样的自豪感。

就当时的工作环境而言,大部分的工作都是体力工作,在七节楼不露天作业,工资不低,后来实行计件工资可拿到其他工厂的两三倍,的确是不错的工作。当时的工人地位也高,走到哪里都腰杆挺直。当然他们也为服装出口加工业的辉煌付出了代价,常年满负荷的工作,当年的服装工人哪一个没落下腰、背、颈病痛?哪一个手指没被缝纫机针扎透过?

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各行各业,欣欣向荣,经济蓬勃发展。这时的服装出口加工业规模虽然还不小,但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已大大降低。如同七节楼边的杨树已长得与楼一样高,从道边已不容易看到七节楼雄伟的全貌了。1984年劳动大厦拔地而起,取代了七节楼成为了烟台最高建筑,1992年华达大厦刷新了烟台建筑高度,以后不断有高楼建成,烟台高度不断被刷新,而且间隔时间越来越短。与此同时,服装出口加工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越来越薄。上世纪90年代末,服装一厂改制。2004年拓宽南大街工程中,七节楼被拆除。现在那里暂时是一片绿地。

笔者写此文的过程中奔走多处想要找到一张七节楼的照片,但一无所获。一个曾经的烟台最高建筑、一个曾记录一个行业的辉煌业绩的工厂、一个曾印刷在笔记本皮上的标志性建筑,就这样消亡了!但每次经过七节楼的旧址,看着那片绿地,笔者总是会想起七节楼曾经的雄伟身姿。(感谢万寿川、王建华、刘亦民先生为本文提供资料)

新闻推荐

29日烟台—北京加开临客, 全列为软卧和软座

本报讯(YMG记者高伟通讯员铁宣)4月29日,烟台火车站将加开到北京临客,本次列车全列为软卧和软座。据了解,部分旅客习惯互联网购票后选择开车前才换取纸质...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缝纫机踩出“七节楼”)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