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老烟台皮铺故事多

来源:烟台晚报 2013-05-27 20:19   https://www.yybnet.net/

笔者在1985年秋至1986年春有幸参与《烟台制革厂厂志》编写工作,曾访问过许多制革厂的老前辈,据老工人回忆:老烟台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至1938年2月日军占领烟台前,制革业十分兴旺。因开皮铺(老烟台人对制革作坊的俗称)只要用心诚信经营,所得利润是皇上他妈———太厚(后),干几年皮铺买卖,那可是卖水的遇见大河———净看见钱了。所以皮铺从业人员多,成为老烟台小手工业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老烟台制革业技术水平高,历史悠久,特别是用猪皮制作鞋底革、鞋面革,是国内制革技术的发源地之一。建国初期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云南、四川、湖北等地还到烟台招募制革技术骨干,到当地去帮助筹建制革厂。由于老烟台皮铺人才迭出,留下许多故事。

老皮匠个个有绝活

当年,位于小辛庄街(南操场东侧,现为古文化市场)的同祥泰皮铺,是烟台市规模最大的皮铺,以生产牛三色革、牛发蓝革、牛红底革见长,用这些牛革做的鞋,结实耐穿。在生产过程中,从没出现过烂皮事故。牛鞋面革有黄、黑、紫三种颜色,鲜艳夺目。用牛三色革做鞋底,下雨天穿,不透水。平均用一斤半牛皮就能做出一斤牛底革,得革率还很高。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瑞祥公皮铺的技工王老和对技术很钻研,他想牛皮能制革,猪皮能不能制革呢?他决心试试看。他买了六张猪皮做成猪三色革,以优惠价卖给了恒兴斋鞋铺,只算了个猪皮原皮价。鞋铺做鞋试验一下,卖给码头装卸工穿,结果码头扛货工人一穿,普遍反映很好。猪底革比牛底革耐穿,价格却比牛底革便宜。从此,瑞祥公皮铺大量生产猪底革。此后,山东各地用猪皮制作鞋底革的技术都是由烟台传出去的。

到上世纪四十年代,烟台皮铺已生产出些质量较高的产品。如在当时的瑞丰面粉厂西胡同内有个皮铺,清一色辽宁丹东籍技师,擅长作水牛革。当时从南方进的水牛皮很多,皮上有黄色,毛很稀。用它做出的水牛蓝底革,革面呈白色,用刀割开一看,里面的渣是绿色的,不掉色,用它做鞋底,配上白帆布鞋帮,做出鞋来十分漂亮、大方,特别适宜下雨天穿。

再如在四穗街西头有家皮铺,雇的海阳籍的技工,擅长作绵羊革。绵羊皮剥下之后,羊皮脊梁骨本身就带一块油,而他做出的绵羊革不带油,革身十分柔软。染成浅鸭蛋皮色或浅粉红色,可做皮鞋鞋里子用,深受鞋铺欢迎。

有的技工配刷皮革的浆子也有独到之处。如天合巷附近有家东鲁皮厂,用了一位天津籍的技工,他用化工原料配的刷浆用料省,消耗低,一小钵刷浆可刷七八十张骡马革,两个徒工再用刷子把刷浆抖一遍,马上就干。皮革刷上色之后,干擦湿擦都不掉色。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当年,老烟台的皮匠们文化程度都不高,但深信“家有万金,不如薄技在身”这个道理,视技术为生命。掌柜也知道对技工高看一眼,技术高的人拿大劳金(烟台土话即高薪水)。可技工这碗饭也不好吃。只见在作坊里,柜上将几个木制有斜坡的刨床一字排开,一张张皮革半成品和刨子放在上面。因当时没有片皮机,半成品又太厚,需人工用类似木工刨子之类特制工具来操作,工人们身子要伏在刨床上,用手工将半成品刮薄。你和徒工比一比,在规定时间内,谁刮皮刮得又多又好。许多技工很怕这一手,因为学徒年轻力壮,行话称这些小伙子为“二把刀”。你若这道工序输给这些小青年,掌柜会请你另谋高就,你只有刮皮比这些徒工刮得又快又好,才能留下干活,过了第一关。

一些老技工有了技术十分保守,生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烟台制革厂德高望重的王姓师傅讲过一个他青年时学艺的故事。当年,在老烟台一家皮铺里,他和师兄老B跟A师傅学徒。A师傅教这教那倒也爽快,可生皮经过化学材料处理成熟革后要染色,这个染色剂配方师傅就是不传。师傅在配染色剂时,先把他师兄弟支使到外面干这干那,然后在称料时(那是用的秤16两为1斤)用身子挡着秤,生怕徒弟们看见。

怎样才能拿到染色剂配方呢,王师傅多了一个心眼,每当A师傅要配料时,他事前就在几种盛化学材料的容器上做了记号,当然不能让师傅和师兄知道,A师傅染完一批皮革他又在容器上留下记号,或上秤称一称剩下材料有多重,这样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长此以往A师傅染多少张皮,各种材料用了多少,王师傅就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了。有一天皮革又要染色时,A师傅临时外出办事,吩咐他和B 师兄干别的活,心灵手巧的王师傅干活快,怎样配料,烂熟于心,他马上配好料,把染色这道工序完成了。

A师傅下午回到皮铺,一看春天风和日丽的院子里,竹竿上挂着一张张染好的色泽鲜艳的皮革刚要发火,可一看活干得无可挑剔,知是徒弟小王干的,摇摇头,进屋捧起旱烟袋抽烟去了。从此,有染色的活也只好交给徒弟小王去干了。

师兄老B请A师傅教他染色技术,A师傅不但不教,反而训斥他:“你们俩师兄师弟,怎么人家小王会你不会,你真笨得拙断心肝系了。”从此,王师傅专干技术活,又干净又轻快,而师兄老B只能干挑水之类的重活了。

技工们对技术如此保守,掌柜们就费尽心机,用心良苦来挖技工们的技术。如同顺皮铺,是家只能作低挡皮革,用紫草熏猪皮作底革(烟台土话俗称猪皮底)的大皮铺,为了学会做高档皮革(因在制革中须用多种化工原料,故皮匠们称这种皮革为药水皮子),花月薪三十块大洋的高价,雇了一位技工。告诉柜上的徒弟好好跟着师傅干,仔细瞅着。一旦手艺学成了,就把这位技工解雇,徒弟们干。结果事不机密走漏了风声,技工知道掌柜没安好心,他领了工资,把皮下在大缸里,逃走了。掌柜闻讯后,让工人们把皮从缸里捞出来一看,都烂了。后来同行们分析,是这位技工报复掌柜,故意往缸里倒硫酸,把皮烧烂。

在瑞祥公皮铺,掌柜叫一位徒工跟赵姓师傅干活,赵师傅一个月挣二十块大洋,技术出类拔萃。掌柜告诉徒工说学会了你干,打发赵师傅回老家种地。这位徒工把老板的打算告诉赵师傅,结果师徒二人数月之后双双离开瑞祥公皮铺,被别的皮铺聘去了。

洋技师烟台街丢丑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期,西大街有个大同皮厂(原址在西大街派出所附近),是许多人集股合资开的买卖,想大干一场,买了三百张牛皮,在大院里砌起几个水泥池子,重金聘了一位能说中文的苏联技师,做技术指导,初秋牛皮下池子以后,生产有个过程,掌柜也没焦急,这位技师吃地瓜要接碟———谱大架子大,带着夫人住在柜上给他在大马路春德胡同里租的一幢独门独院的住宅里,每天皮厂派人力车夫接送。当然房租和车费由大同皮厂出。

一个多月后,一天早晨人力车夫照例拉车到春德胡同,接苏联技师上班。一看人去屋空,南院邻居惊讶地问车夫:“怎么你们还不知道?昨天晚上他两口子就坐船上大连了,说是要回国呢!”车夫到了大同皮铺告诉掌柜,掌柜立刻意识到泡在池子里的皮革半成品出了质量问题,苏联技师怕追查他的责任,人家给你这么高的礼遇,你却把活干坏了,那不是光腚推磨———转圈丢人?苏联技师面子上抹不开,只好逃之夭夭。

掌柜叫工人们把池子里的牛皮捞上一看,惨不忍睹,牛皮都烂了,有的用手轻轻一撕,就撕开了。大家一分析:苏联气候比烟台冷,烟台初秋气温相当高,民间历来有秋老虎的说法。这位苏联技师不懂制革要因地制宜的道理,死搬教条,把苏联的工艺一成不变搬到烟台,不灵活运用,皮焉能不烂呢?这次损失惨重,掌柜连连捶胸顿足,说叫老毛子(老烟台人对苏联人的俗称)技师踢蹬了,害惨了。

□毛贤君

新闻推荐

逛动物园看鲸鲨吃大餐, 烟台SOS村的小朋友庆六一乐翻天

YMG记者李俊玲摄影唐克“滑轮包、洗发液、牙膏牙刷、毛巾、图书、洗衣皂、花露水和各种孩子们爱吃的零食……”5月25日上午,当YMG记者和爱心企业烟台立...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莱山梦 平凡心2013-05-28 20:19
猜你喜欢:
评论:(老烟台皮铺故事多)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