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书海中畅享成长
对于潇翔小学的董映含来说,每到寒暑假都是她最集中的阅读时间。文学类、科幻类、漫画类……在假期开始前,她总会先给自己列一张清单,除了读书征文活动的推荐书目外,她也总会增加些自己喜欢的特有书目。“每看一本书都觉得是经历一次成长,不同的人物故事也都会带给我不同的启发,不仅仅是写作文的时候有话可说,更重要的是能够感悟不同的经历,这让我很有收获。”
毋庸置疑的是,读书从来都是一件长期投资才有效益的事情,读书活动也需要浓厚的氛围来相互影响。不难看出,在港城,校园读书节、读书朗诵比赛、读书论坛……从学生到老师到整个学校,都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让每个人参与其中,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
对于牟平区西牟小学五(3)班的夏思睿来说,虽然每天在学校都需要写字和读书,但固定的写字课和读书小论坛让她乐此不疲。每天早上,她总是在琅琅读书声中走进教室,开始一天的学习。吃过午饭后,学校的读书论坛上,大家畅所欲言,分享着彼此的读书感悟。而收获最大的要数每学期的“图书漂流”活动,上次活动中,她用一本漫画书换了一本《夏洛特的网》,兴奋地在班里大声欢呼,“我正想要这本书呢,结果就看到同学手里拿着一本,我陪着笑脸说了一路好话,才把它换到手。”
学校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一个学生读过的旧书,对其他未读过的同学而言,却是本新书,互相交换,不仅引发了他们对读书的兴趣,还丰富了图书的来源,“在这里,孩子们可以拿着自己看过的书与同学交换,这样就能读到更多的书,也能彼此分享书中的故事和读书感受。”
师生共同阅读共同成长
作为航天小学的传统项目之一,教师的假期读书作业已延续了近10年。每到假期,学校教导处统一推荐几本书,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从中选择三本书来读,还要写下读后感想,做成PPT,在开学之后要跟大家做交流分享。
五年级的语文老师宫彦彦这个寒假选择的是威廉·格拉瑟著《了解你的学生———选择理论下的师生双赢》、《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和《没有围墙的学校》。不论每天事情多少,她总会抽出两到三个小时的时间来阅读,并随手记下自己的感想,最后再整理成演示文档。提到这项作业,宫彦彦表示很有必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变化,尤其是现在的小孩子都特别聪明机灵,老师们不读书不进步,恐怕就要被他们问住了。”
其实,不光是假期,作为学校景深文学社的一员,她和其他年轻老师也特别注重阅读方面的交流。在他们选择的书目中,包括教育理论、学生心理研究以及名师教学案例,也有一些纯文学专著,“有交流才有思维碰撞,这样印象才更深刻。”
与航天小学一样,在各中小学一直都很重视阅读教学。新牟小学也是如此,在校内首先发动教师读书,让教师学会阅读,然后再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阅读真正产生实效,不再是为读而读。教师读书包括平时分散阅读、批注式阅读等多种方式,每周还要举办5分钟读书论坛,彼此交流读书的感悟,并相互推荐书目。
“读书对教师本身也是一种提高,另外对学生也是一种榜样的力量,相互影响,共同打造书香校园。”学校副校长姜曰美表示。
阅读与习作教学需更好融合
众所周知,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语文教学80%以上的时间都用在了阅读教学上。但是,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部分港城中小学的语文教学还存在不足之处。
有教研员表示,现在部分教师一味注重知识点的机械传授,忽视学生自主探究、自我感悟,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阅读能力的培养;仍然过于重视对文本思想内容的理解与感悟,而对文本表达形式的关注度普遍不够,从读学写的有效训练普遍缺失,形成了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两层“皮”,学生的习作水平提高缓慢;重视对课本内容的学习,课外阅读基本上都放到了课外,课外阅读成了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这些问题的普遍性存在,致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始终无法走出‘高耗低效\’的泥沼,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缓慢,语文学习兴趣不高。”所以,要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语文教学也需要不断改革。现在,也有不少教师用话剧舞台剧的方式让孩子们重现课文场景,让课本变剧本,在享受故事的同时爱上语文,这也是不错的做法。
而读书若只读不写,就犹如走马观花,不会留下深刻印象。因此不动笔墨不读书,多读多写,成了许多学校的共识。据了解,有的学校成立小文学社,或者以班级为单位建立QQ 群,有写得不错的文章就在空间里共享,这也鼓励学生勤动笔。
“读书让人充满智慧和力量,而对孩子来说,读得越多,懂的就越多,思维就越开阔,心胸也将随之扩展。”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联合举办暑期读书征文活动,让孩子们学会阅读,进而乐于阅读,从而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再加上晚报这个“写”的平台,孩子们的读书成果就有了更大的展示空间,反过来作品的登报发表可以激起他们更大的学习兴趣,然后才更有动力去读书。这样双管齐下,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的敏锐性。
新闻推荐
近年来,烟台银行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烟台百姓”的市场定位,通过积极探索,立足特色,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丰富产品类型,加大对小微...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