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在莱山实验小学一栋教学楼内,二年级的张玉馨和同学们正弯腰、捂鼻、有序地沿楼梯跑到一楼大门出口处,一旁的老师正拿着秒表计时,“第一组45秒”、“第二组1分06秒”。
看到上述场景,你一定会觉得这是学校组织的一次平常的体能测试,那你就错了。这是烟台市公安消防支队深入辖区中小学开展的一次“生命通道体验活动”进学校暨“暑假前最后一课学消防”主题宣传活动。
两组学生沿不同路线逃生,成绩引发思索
当天上午9时,消防官兵在教体局和学校负责人陪同下,来到该校二年级6班的多媒体教室,向在座的40余名学生讲解了比赛规则和要求,并介绍了正确的疏散逃生方法。活动组织人告诉记者:“此次比赛活动主要目的是考察大家对周围学习生活建筑的观察能力和疏散逃生常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带动孩子学会观察,思考最佳的逃生路线,学会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养成良好的用火用电习惯,达到学习掌握必备消防知识的效果。”
9时10分,比赛正式开始,假设四楼着火,两组学生分别从两条路线疏散,一组沿教学楼中间的疏散楼梯逃生,到达一楼疏散大门口的时间是45秒;第二组学生沿教学楼左侧的疏散楼梯逃生,但走到二楼时发现楼梯被废弃的书桌板凳等杂物给堵死了,第二组的学生只得沿楼梯返回三层,沿通道找到教学楼内中间位置的疏散楼梯,继续向楼下走,结果到达一楼疏散大门口的时间是1分06秒。
针对两组比赛的成绩,莱山消防中队副中队长潘成东结合“100米的高层建筑烟火由底层直接窜至顶层只需30秒左右时间”的实际案例,介绍了消防疏散图的作用及最佳的疏散线路在火场逃生中的意义,并带领全班学生集体绘制了二年级6班的班级《消防疏散逃生示意图》。
到陌生场所要留意疏散通道、安全出口
随后,结合暑期蚊虫多的特点,来自烟台大学的消防志愿者带领全班同学学习了普通蚊香、电蚊香、喷雾杀虫剂和花露水这些家庭常用的驱蚊产品的火灾危险性和这些驱蚊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共同认识了常见的消防安全标志。
针对同学们普遍有疑问的题目,潘成东副中队长进行了解答,并提醒小学生们暑期外出时要留意周边环境的灭火器、消火栓等消防器材的位置及使用方法,在外出时到达一个陌生环境首先要注意消防安全,留意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绘制《疏散逃生示意图》。要求学生暑期内根据自己家的房屋特点制定家庭疏散逃生方案,根据学习绘制的《教学楼消防疏散示意图》假期内与家长一起绘制完成《家庭消防疏散逃生示意图》的暑期家庭作业。
这种新颖的宣传形式受到了学校师生的一致认可,既检验了学生们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又普及了消防安全科普知识,有效增强了广大师生的疏散逃生能力,筑牢了暑期消防安全防火墙。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任雪娜)小记者们,为期7周的暑假列车已经上路。本报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少年新闻学院烟台分院开设的暑期新闻报道训练营,为小记者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