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2013年烟台市老年人才交流洽谈会”在烟台市人才市场举行。共有62家企业参与招聘,1000余名老年人到现场咨询应聘,22人现场签约。招聘岗位中,不乏月薪过万的“金饭碗”,更有热能转换装置等6项老年人发明专利受到企业“粉丝”追捧。
YMG记者张韬通讯员焉轩摄影报道
77岁搞发明受追捧
跟忙于找工作的老年人不同,77岁的机电工程师苏献臣可是带着发明专利来的。早在2007年,苏老便凭借热能转换装置拿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热能转换装置,是热能转换中的新技术,取代了传统的水套转换方式,效率高、损耗小……”说起自己的宝贝,苏老一下子像是年轻了三十岁。
因为这项技术在全国都处于领先,不少企业从发明产生伊始便频频接触,可苏老始终没找到“有缘人”。昨天来到交流会现场,苏老的热能转换装置与其他5项老年人发明专利一亮相便受到广大技术型企业的热烈追捧。
七旬总工程师遭企业疯抢
一顶白色遮阳帽,一件灰色棉汗衫,一双帆布凉拖鞋。记者很难将眼前这位头发花白的李国玺老人跟叱咤烟台机械非标设计领域的总工程师联系到一起。
李老年逾七旬,20岁从沈阳大学机械专业毕业后便跟非标设计打上交道,这一干就是一辈子。辗转过东北、京津、西北等地,李老最终选择在烟台福山清洋工业园一家设备公司担任总工程师。“我家住在塔山附近,每天上下班光在公交车上就要耽搁5个小时,浪费了我大把的构思设计时间。”李老说他来交流会就是想找个离家近点的单位,省出更多时间投入工作。了解到李老的“深厚功力”,不少技术设备企业纷纷抛来橄榄枝。一位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甚至掏出手机给单位老总打电话,让他亲自来游说李老。
工资过万羡煞小年轻
“凭啥开给大爷大妈们的工资比我们这些手脚灵活的小青年高这么多?”拿着招聘企业的宣传单,来看热闹的赵永顺有些不服气。小赵今年28岁,研究生毕业两年,现在烟台一家证券公司,每个月最多4000元工资。可在昨天的交流会现场,不少企业给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老年人开出了起底5000元的工资。郎圣国际招聘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现在牟平区负责保健品推销的大妈们,最牛的一个月能拿到1万元工资。“我们也曾尝试过引进一些研究生甚至博士,可到了实践领域,跟这些有经验、退下来的老年人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我们更愿意选择后者。”负责招聘的孙女士这样说。
技术、医疗型人才吃香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不少刚退休的老年人希望继续为社会做贡献,发挥余热。”市老龄办主任巴信崇介绍,目前烟台市60岁以上老年人越有130万,算上50岁左右刚退休的,赋闲在家的老年人数还要多。其中一部分身体硬朗,特别是手握技术的老年人,工作激情并未消退,再加上许多企业对经验丰富人才的渴求,所以将其良性对接是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措施。
除了交流洽谈会本身,市老龄办还在烟台市市政府网站上开辟了网上招聘交流窗口,搭建了更便捷的老年人才对接平台。“本次交流会技术型、医疗型人才备受追捧,源于这类人才越老越吃香。”巴信崇说,市老龄办在原有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大对老年人再就业的帮扶力度,多让企业与老年人接触,真正践行“老有所为”。
新闻推荐
贫困儿童少年宫里过暑假, 当“小蛋糕师”学会感恩,踏上“自然之旅”懂得立志和努力
昨日,由共青团烟台市委、安利公益基金主办,烟台市青少年宫、《今晨6点》、烟台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烟台市希望办承办的“怀揣梦想·放飞希望”主题公...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