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前夕,烟台市区开通到昆嵛山的公交专用线,便利的交通,让市民游客更加方便。不少市民第一次到昆嵛山旅游,惊喜地发现了一座座惟妙惟肖的“圣人山”,连日来,不断有读者向本报热线反映。
造化奇观,三座山就是三个“圣人”
读者反映的三圣山,位于昆嵛山主峰泰礡顶景区内,三座山隔空相对。这里群山环绕,泉水叮咚,白云飘渺,满眼苍翠……初秋的昆嵛山,静立着三座圣山,分别是正襟危坐的老子、彬彬有礼的孔子以及诵读佛经的释迦牟尼,三位“先贤”石像组成昆嵛山中的“三圣山”。“其实,这三座圣山在当地早为人熟悉,本地人尊称三座圣山为‘佛祖山\’、‘老子传道山\’和‘孔子天揖山\’。佛祖山在南侧,老子传道山、孔子天揖山几乎并排列在北侧。”昆嵛山景区导游于子欣介绍说。
顺着导游的指引向山峰望去,只见高耸的老子传道山上,山顶的一块大石酷似老子正在传道。老子正襟端坐在山峰处,其长耳大目、方口厚唇、髯鬓拂胸、表情凝思,衣襟随风飘荡,仙风道骨之态尽展眼前。在老子的身前,神兽灵鸟聚集,像是正全神贯注地听老子传道。
在老子的身后,立有一人,长相异于常人,仔细一瞧,这不是孔子嘛。他身披斗篷,恭身而立,彬彬有礼,正做天揖之势。
在孔子、老子的对面,一尊巨大的佛身映入眼帘,这就是“佛祖山”,释迦牟尼仰面朝天卧在山头,凸起的部分正是释迦牟尼的鼻子,看面部,面目慈悲,双唇好似微动,正全神贯注地诵读佛经。
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积淀相呼应
“在昆嵛山周边,留下了很多关于‘三圣山\’的历史故事,伴随着三位先贤的思想和文化流传至今。”烟台道教协会副秘书长刘学雷告诉记者,昆嵛山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积淀的呼应,使昆嵛山“三圣山”成为一个令人联想的地方。刘学雷告诉记者,这是有史料记载的。早在900多年前,王重阳东游到达昆嵛山,就在昆嵛山的烟霞洞里讲学传道,潜心修行,在这里创立了“三教合一”的全真教,后世称昆嵛山烟霞洞为创立全真教的“洞天福地”。
刘学雷认为,玩穿越回到王重阳的烟霞洞,他将事业的根基立于昆嵛山。当年他选出《孝经》、《心经》和《道德经》作为全真教徒必读的经典,糅合儒释道思想,提出“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的和谐相融学说。昆嵛山的形成,应该早于诗文,是不是大自然的造化,让王重阳迸发了儒释道典“三教合一”的灵感,不得而知。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于杨通讯员树文)9月初,一起欠款长达十年的陈年旧案得以执结。曾拖欠数万货款的原烟台某酿酒公司难逃法院执法力度,将十年前的欠款偿还。...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