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记者王梓蓉
昨日上午9时许,第五届中国(烟台)国际美食节在福山区美食文化城举行。值得关注的是,为期两天的第七届全国烹饪技能竞赛(山东赛区)也在这里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本届大赛评委团阵容强大,参赛选手多,市民可以近距离地欣赏大厨们的比赛作品。
一天试600多道菜,评委不吃只尝
比赛中,来自全国的500多名参赛选手制作菜品,由评委现场针对菜品的“色香味形”打分评奖,参赛菜品分为中餐中的热菜和面点、冷拼等三大项考核。在评委试菜现场,5位中国重量级烹饪大师“名嘴”评委团正在试菜,其中有山东赛区评判长史正良先生。“B0289号!”志愿者报出菜品编号后,就由评委们试菜并进行打分。记者注意到,几名烹饪大师身边有各种餐具、水和餐巾纸,他们将对每一道菜品进行试菜。面对这么多的菜品,评委们是如何试菜的,令不少市民感觉好奇。“评委不吃,只尝。”大赛负责人告诉记者,一天参赛选手500多人,菜品近600余种,如果烹饪大师一一品尝也不现实。评委不吃菜只尝菜品的味道,同时感受菜品的质感,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口感是不用嘴品尝的。例如:一道丸子上来后,评委们用筷子插捏丸子,就能感受它的质感,是滑、是脆还是柔软。
入选大赛,可列入国家职业资格师
进入选手赛区,这里分为面点区和热炒区,现场场面让记者倍感震撼。几十位身穿厨师服的大厨站在自己的炉灶前,桌子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器皿和刚刚烹制出来的菜品,菜品颜色十分鲜艳,大小各异。
记者观察发现,本次大赛中大厨们比较注重器皿的选用和菜品的独特造型。“形,是考察选手们菜品创新一项技法。”大赛评委史正良告诉记者。比赛基本要素中,菜品的造型占据一定的比重,但评委评判一道创新菜品,并不会过度地注重菜品的外观造型,烹饪新技法和新调味也是评委们关注的焦点。“被成功选入的参赛选手,可以授予国家职业资格师称号。”大赛负责人表示,这项称号对从业者来说比较重要,所以,选手们都很看重这次比赛。
本次大赛不使用“三高”原料
健康菜品是本届大赛中的热点话题,史正良介绍说,与以往相比,本届比赛更加注重食品安全,提出了对食材的安全选用。
在众多菜品中,记者观察发现,本次比赛食材没有鲍鱼、鱼翅等昂贵食材。大赛负责人告诉记者,本次大赛前规定参赛选手,不得使用“三高”原料。“三高”指档次高、价格高和高端食材,“干鲍”“鱼翅”这样食材比赛中被禁用,比赛要求选手菜品面向大众方向发展。
记者了解到,本届全国技能竞赛都是个人赛,所以每道菜品都很用心精致。“这是一次很好的厨艺交流机会,聚集这么多优秀的厨师和菜品,我们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从事酒店工作的王先生拿起相机给每位参赛选手的菜品都拍了照,准备回去好好研究研究。
在美食城选手展示区内,记者注意到,参观的市民对精美的菜品只能围观,却不能下嘴,确实让他们很眼馋。市民邹女士就笑称,看了两道菜就看不下去了,只能看不能吃,实在是让人很煎熬。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实习生王雪菲通讯员李视利孙浩姜鹏举)莱山区商家在中秋小长假期间赚得盆满钵满。近日记者从莱山区商务局获悉,从9月19日—9月21日3天时间,纳入...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