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烟台)民间工艺品博览会,名家云集、精品荟萃,给市民带来了一场民间艺术文化盛宴。在3大展区、上千个展位中,隐藏着不少“烟台作品”。这其中不仅有栖霞、莱阳等民间艺人创作的油画、面塑、泥塑等“小物件”,还有跻身大师坊的名作———《金陵十二钗》。这些“烟台元素”,让市民们亲切无比、拍手叫好。
莱阳油画一件30万
昨天,民博会遇上双休日,前来观展的市民更胜首日,现场交易异常火爆。在C馆书画剪纸展区的莱阳具象画廊,几十位市民济济一堂,一位工作人员忙不迭解答着疑问。
“这是咱莱阳画家的油画作品,里面充满了本地味。”手拿矿泉水,梁延涛打出“感情牌”说,现在展出的20多幅作品,皆出于当地画家王励均之手。
梁延涛介绍,王励均最初是莱阳电厂的一位职工,对油画情有独钟,经逐步进修,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目前,最贵的一幅油画卖到了30万元。
栖霞艺人抱团申请6展位
面塑、剪纸、彩塑、柳公葫芦……在B馆东北区域,一处由6个展位构成的栖霞展区,集中展示了一大批代表栖霞城市特色、具有栖霞文化内涵的作品,特别吸引市民关注。“这6个展区内,布局了10多种作品,每一件都立足当地特色,制作的美轮美奂,正应了‘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这句名言。”栖凤居民俗彩塑相关负责人左敏说,民博会是全国最大的民间工艺品专业展会,为借助这个平台把当地民间工艺品推介出去,大伙儿决定抱团参展。“像‘换车进城住楼房\’和‘苹果香甜赛蜜糖\’系列彩塑作品,就是讲苹果产业给当地百姓带来的好处。”左敏指着两件彩塑作品说,这些作品的作者,未经任何艺术培训和美术学习,全靠自主摸索,但由于立足本地、饱含深意,让作品更富艺术性和内涵性。
烟台工艺品跻身“大师坊”
“大师坊”是今年组委会探索的新办会模式。它“收录”了众多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山花奖”获得者、非遗传承人的40多个品类、300多件精品力作。
上午,记者在“大师坊”探宝时,赫然发现,一组标注着“烟台”印记,名为“金陵十二钗”的面塑,与其他大师精品佳作“平起平坐”。“这组作品由烟台民间工艺品大师陶永广创作完成,共分12个部分,每个单件都制作精细、色彩艳丽。”大师坊工作人员王瑜介绍。
面塑是烟台常见的民间工艺品,此次“金陵十二钗”能够跻身“大师坊”,证明其确有独到之处。“我的这件作品,相比其他大型面塑作品,要更加精细,更加耗工。”陶永广介绍,以前,他仅是将面塑作为一项兴趣来做,后来,由于亲朋好友偏爱,多次登门相求,他就一天天坚持下来。现在,已经形成了独特技艺,受到各方面认可。YMG记者姜乾摄影报道
▲市民参观栖霞民间工艺品。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日上午,市委书记张江汀先后来到山东工商学院、滨州医学院,实地调研校地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情况,感谢驻烟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希望校地双...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