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至1995年,他在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化学系学习并取得博士学位,后在美国华盛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5年至2010年,他先后在美国霍尼韦尔/联信公司、英美石油化学公司、美国英特尔公司等五家国际知名公司担任要职。2010年,他带着几十项国内外发明专利加入烟台德邦,慢慢闯出了一条高科技创业路。他,就是烟台德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田安,也是2012年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十大创业领军人物之一。
半夜对照字典反复听讲课录音
陈田安出生在福建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76年高中毕业后他赶上了最后一批上山下乡。在福建一个偏僻贫困的小乡村接受了一年多的再教育后,陈田安参加了1977年的高考,顺利考进了福建师范大学就读化学专业。本科毕业后,考取了本校研究生,成为全校27名研究生之一,198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他留在了学校高分子研究所任教并开展科研工作。
随着对科研高峰的不断攀爬,陈田安开始向往探索国外先进的科研和技术水平,被选派到美国交流学习。“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基本上什么也听不懂。”陈田安初到美国匹斯堡州大学的前三个月没学到任何东西,但他不甘心白白浪费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于是,上课时他把导师的讲课录下来,夜深人静时对照着字典反复听录音,直到听懂,再慢慢消化。陈田安感谢这段“没有人可以求助,必须靠自己”的异国求学经历,“这锻炼了我知难而进的能力,让我学会了如何面对挑战,就是决不放弃自己的同时,开动脑筋想办法”。1989年至1995年,陈田安在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化学系学习并取得博士学位,后在美国华盛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归国创业
1995年至2010年,陈田安先后在美国霍尼韦尔/联信公司、英美石油化学公司、美国英特尔公司等五家国际知名公司担任要职。期间,他在高分子合成及新材料开发上,取得系列研究成果。从治学到从业,陈田安共发表论文50多篇,被授予美国专利40多项,申请国内发明专利20余项。多年的历练,陈田安成功完成了从科研到技术、应用、产品、市场乃至全面管理的角色转换。作为移民,陈田安可说是事业有成。但国内蓬勃的创业环境和给力的创业扶持政策,时刻吸引着他归国创业。“一旦回国,就要舍弃多年打拼才换来的优厚待遇,还要面对种种不确定的风险。”陈田安也纠结过,但妻子的鼓励让他下定决心“闯一闯”。之所以选择烟台,选择在开发区实现创业梦想,陈田安说“归根到底是开发区良好的创业环境打动了我”。为鼓励留学人员前来就业创业,开发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区为留学人员提供租金、住房补贴、科研经费等各方面的资金扶持。上个月的科技创新大会上,开发区政府还为陈田安等科技领军人才每人授予100万元资助。
“以才引才”建高科技创业团队
2010年7月,陈田安正式加盟烟台德邦科技有限公司,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新鲜血液。先后与山东省科学院等科研机构联合申请了一系列新材料领域重大高科技项目,突破了光LED器件封装的关键制造与配套材料技术。三年多来德邦的业绩翻了一番,不少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替代了国外进口,部分产品直接挑战国际知名品牌。
在陈田安的带动下,德邦公司“以才引才”的战略也稳步实施,组建了由6名博士、40余名硕士加盟的高科技创业团队。“我们正积极筹备新材料产业园。”德邦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还将引进国内外著名院校、名企,形成集群效应,共同实现新材料项目的产业化。
“机遇总是钟情于有准备的人。”陈田安提醒打算归国创业的留学生,要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创业前必须积累知识、能力和经验,然后做好踏实做事、迎接困难和挑战的准备,这样才容易成功”。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永顺YMG记者李仁)十艺节赛事如火如荼,场边志愿者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由团市委招募的700余名志愿者,提供观众引导、器材搬运、票检安检、医疗...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