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4天的2013中国(烟台)民间工艺品博览会开始进入闭幕“倒计时”。昨天,经组委会严格评选,在几百万件参展作品和上千个展位中,共评选出110件获奖作品和10个优秀组织奖、10个优秀展台奖,其中金奖作品共有42件。
尺长小扇用上国家专利
在此次评奖中,一把9.5寸长的折扇,凭借应用的国家专利,成功占据一个“金牌”席位。“这把小叶紫檀扇被评为金奖,我完全不感到意外。”折扇制作者郑宝元,听闻记者来意,自豪地说,“别看扇子小,但扇子小骨却用上了国家专利。”
在郑宝元的指点下,记者注意到,扇子骨身衔接处,开了小槽。两块衔木结合处,有吻合的插口,用时可以组装,闲置时可以分离放置,完全如一个拼装玩具。“这项技术叫‘榫卯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我经过多年钻研,将榫卯结构与制扇结构相结合并融合了现代工艺,解决了木扇制作工艺的一些瓶颈问题。”郑宝元说,此项改进,不仅使折扇在使用方面更加轻便、牢固、美观,而且更兼具观赏及收藏价值。
身价千元也有过人处
昨天上午,烟台国际博览中心B馆招金金店展位处,工作人员王瑞用沙哑的嗓音,招呼着一波波的顾客,重点讲解隐藏在灿烂黄金旁的“披彩”银条。
“招金蛇年银条”作品由五件组成。正面为蛇年吉祥图案及祝福语,其上五条祥蛇栩栩如生,生机盎然,与“福、瑞、财、吉、禧”相得益彰,象征吉祥、祥瑞之意。“这套招金蛇年银条,刚荣获‘金奖\’。每根银条重30克,一套共150克,卖价2480元。”王瑞说。
这套银条之所以能获金奖,靠的自然不是银子,而是图案的彩印技术。“这项彩印技术,去年刚研制成功,今年才推出面市。”王瑞说,目前,逛展会的顾客订购数达到10多套。
大师作品在于传承
民博会“大师坊”放置着诸多省级以上大师的杰作,自然也是金牌产生的集中区。这其中,一幅苏绣作品———“雄狮”,远观看似照片,但细观却赛似照片。“雄狮”作品,只绣制了雄狮的头部,上面密密麻麻的针线,组成了立体照,分出了层次感。“这幅作品最大的难点在于对雄狮毛发的绣制。”有着镇湖绣娘之称的蔡梅英说,为了体现毛发的质感和动感,她先后采取了三角乱针绣、平针绣、低针绣、十针绣等十多种不同的技法,共耗时半年多时间才绣制完成。
苏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传承千年,绣制不易,那这件“雄狮”价格几何?“价格不是衡量作品价值的唯一标准,我更希望社会关注苏绣的传承。”蔡梅英说,由于绣娘收入不高,队伍不稳定,现在苏绣也出现了传承难的问题。她呼吁,相关部门组建苏绣技术研究机构,研究开发苏绣的制作、销售,培育具有现代艺术水平的苏绣人才,创新苏绣艺术。YMG记者姜乾
参展商整理泥塑。(YMG记者唐克摄)
市民正在观赏扬州漆器。(YMG记者唐克摄)
新闻推荐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梁家福临旧居改造施工现场,只见工地上塔吊林立,运土车、输送混凝土的车辆来回穿梭,规划建设的10栋安置房已完成地下室和桩基建设,正在...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