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山东省2013年秋冬季高校毕业生服务“蓝黄”两区专场招聘会暨山东工商学院2014年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在山东工商学院体育馆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和省内的260余家企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各类就业岗位1万余个,吸引了1.2万人进场求职。
记者在招聘现场看到,“90后”高校毕业生找工作普遍不想压力太大,而身为“80后”的研究生却大多能放低身段,与本科生同台抢工作。
“90后”找工作不想压力太大
上午9点不到,位于山东工商学院体育馆内的招聘现场便挤满了前来应聘的高校毕业生。记者注意到,越来越多的“90后”毕业生加入到找工作的大军中,鲜明的性格特征让“90后”在应聘者中显得个性突出,也让他们遇到了不少问题,采记中,“90后”们告诉记者,他们都不想找压力太大的工作。
“我就想找个工作压力小一些的工作,其它的都好说。”烟台大学经管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刘文昌告诉记者,他现在关注的不再是薪水待遇、工作地点、福利等问题,更多的是想找一个工作压力小的工作,工作强度不要太大,安安稳稳的就好。无独有偶,1992年出生的设计专业应届毕业生孙海涛带来了自己的设计作品和获奖证书,在招聘会上得到了一公司的面试机会,但当了解到这份工作要想有个好的前途就必须面对不小的压力时,孙海涛打起了退堂鼓,“家里就我自己一个孩子,我想找份舒适稳定的工作,压力不要太大,家里也是这样希望的。”孙海涛如是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这批“90后”毕业生中,存在这样心态的人不在少数。他们普遍认为工作压力、工作强度低的岗位才是好岗位,因此更多的“90后”毕业生一直找不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在招聘现场,前来应聘的“90后”毕业生,基本上在每个与专业沾边的招聘公司里都留下了简历,为的是想得到更多的机会,多个“挑挑拣拣”的选择。
研究生和本科生抢工作
研究生与本科生PK竞争工作岗位,成为当日招聘会上的一大亮点。研究生们不仅在待遇上放低了要求,在就业企业的规模上也降了身段,很多过去较少关注的中小企业中的常规岗位,今年也成了研究生们争夺的对象。
在外地企业展区,几家企业向记者展示了他们当日的招聘成果:收到的简历中两成以上是研究生。威海一外贸企业的招聘人员杨晓光告诉记者,在以往的高校招聘中,作为一所小企业,他们很少收到来自研究生的“橄榄枝”,但昨天上午短短两个小时,就收到了8份研究生简历。
与这家公司一样,许多公司今年也遇到了这种情况。正在潍坊一医药企业前投递简历的研究生徐爱萍告诉记者,他们这些“80后”,三年前选择了考研暂时避过了就业高峰,现在研究生毕业了,就希望能在第一时间找到合适的“东家”。“我们可不想读了三年研究生出来还是找不到工作,至于工资待遇、公司规模等问题,现在自然也就不是我们考虑的重点了。”徐爱萍如是说。
研究生选择本科生的工作,这让一大批本科生陷入尴尬境地,有一些本科生递交简历时看到竞争同一岗位的竟然是研究生,从心理上有了很大的落差,有的直接拿着简历离开了。鲁东大学文学院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张馨馨表示,在大企业的摊位前,自己没有太大信心与研究生同台竞争,还是选择一些小企业投简历为好。
“股市操盘手”岗位遇冷
“招聘美股操盘手、日本股票操盘手、外汇操盘手……”当日的招聘现场,多家投资公司打出了招聘“股市操盘手”岗位的招聘启事。然而这一新鲜岗位,却没有吊起前来应聘的高校毕业生们的兴趣,很多企业一上午下来也没招到几个人。
芝罘区一投资公司的招聘负责人张先生告诉记者,他们招聘的人,大专以上学历、电脑熟练就行,年龄要求在30周岁以下,并不限制专业;一经录用待遇优厚,可享受各项保险福利,年薪10万以上,薪酬与业绩挂钩,上不封顶。“或许是求职者对这个行业缺乏了解,所以这么优厚的待遇也依旧不好招人。”张先生感慨说。
山东工商学院的应届毕业生秦峰,在开发区一投资公司摊位前停留了许久,最后还是离开了。“我们男生虽然平时喜欢谈论股票等话题,但都是皮毛,真正炒股、拥有实战经验的不多。”秦峰认为,股市操盘手这个行业肯定需要更强的专业技能,而且还有风险。他不想刚刚迈出校园的第一份工作就这么不稳定。
鲁东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宋国强也表示,操盘手虽说薪水丰厚,但工作相当紧张辛苦,其压力非一般人所能承受。操作美股经常是前一秒买后一秒卖,刺激度远超A股,这就要求操盘手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且,操盘手收入主要来自业绩提成,基本上没有底薪,假如亏损则收入为零,像坐过山车一样。
新闻推荐
首批“爱心晚报”送往养老院, 本报继续征集“爱心晚报”送给困难家庭
本报讯(YMG记者刘晓阳通讯员李征单伟伟摄影报道)连日来,本报联合市慈善总会开展的一年一度“新闻,改变生活”———为贫困户订报纸大型公益活动得到了各界爱心人士...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