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云全通讯员祥伟洪超)近日,通伸街道工商、税务、城管等部门负责人,与辖区商务楼宇物业公司负责人和在建楼宇开发商一起座谈,为楼宇提供保姆式的政策咨询、技术支持、招商引资等专业服务,这一贴心服务让到场的企业负责人备感亲切。今年以来,通伸街道创新工作方法,设立楼宇经济办,主动上门为楼宇企业做好服务,辖区营商环境得到极大提升。
打造楼宇经济保姆之家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39层的鲁东国际是芝罘区西部最高的商务楼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栋楼宇曾长时间闲置。通伸街道几经努力,成功引进连云港投资商将该楼宇收购。“我们外地客商来到烟台,人生地不熟,是通伸街道指定专人为我们服务,大到土地、规划手续,小到接水通电、垃圾清运,遇到困难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街道,正是这种保姆式的服务,极大地加快了建设速度,预计今年年底大楼就可以正式投入使用。”该栋楼宇的投资商对记者说。通伸街道成立的全区首个街道楼宇经济办公室,对辖区拟建、在建、已建商务楼宇实行保姆式服务,主要承担辖区商务楼宇的引导、发展、服务、管理等方面工作,为辖区楼宇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楼宇办主要负责整合辖区楼宇资源,为招商引资提供载体,协助做好楼宇招商工作;为楼宇企业提供指导、协调和综合服务;落实市、区有关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研究制定促进企业发展的计划措施,抓好落实;负责辖区个体私营经济管理、协调服务等。目前,楼宇办已摸清辖区商务楼宇入驻企业基本情况、规模以上企业详细情况、已建商务楼宇闲置面积、在建商务楼宇招商情况、拟建商务楼宇规划情况,并形成“一楼一档”数据库,实行数字化动态管理,打造楼宇经济保姆之家。结合“营改增”政策,帮助企业分析、解决困难,打造纳税服务绿色通道,确保应收尽收。对于新建楼宇载体,积极引进总部纳税企业和新兴产业,增强楼宇发展后劲。
提前策划新建楼宇招商推动特色楼宇建设
通伸街道搭建物业招商服务平台,并编制“一楼一特,一楼一册”的楼宇经济招商手册,将辖区各个孤立的商务楼宇紧密联系起来,由“单打独斗”变“群策群力”,打造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优势互补的互动平台。此外,联系市、区招商、金融部门给予辖区楼宇关注和支持,并利用各地商会,为楼宇招大引强。
通伸街道连续多次召集各商务楼宇物业负责人一起畅谈如何促进楼宇经济发展,鼓励不同商务楼宇物业之间互动交流,总结服务经验,共享招商资源。各楼宇物业对招商客户准确定位,对三水大厦、第一大道、鲁东国际等硬件条件好的楼宇着重吸引金融、保险、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各类企业总部入驻,打造高端产业和总部经济聚集的高端商务楼宇;对中小型企业主动向户型较小的商务楼宇推荐,避免楼宇闲置。
采取居民化管理打造团队服务平台
“卡片虽小,内容实在,有了这张卡,今后与街道联系就方便多了。”当该街道相关负责人陈鲁川对辖区三水大厦慧聪广告进行上门跟踪服务时,该公司经理对街道发放“楼宇企业服务卡”给予了好评。
为做好楼宇服务落实,通伸街道对辖区楼宇企业采取居民化管理服务,并制定了《楼宇企业管理分包责任制》,为辖区每栋商务楼宇配备1名分包领导和1名楼宇专管员,发放了楼宇企业服务卡,卡上印有分包领导、楼宇专管员、楼宇经济办公室、社区居委会的详细联系方式,小小卡片,畅通了沟通渠道,有效搭建起了街道办事处与楼宇企业之间的纽带。
目前,通伸街道已在三水大厦、第一大道等楼宇建设了楼宇社区。下步,按照“整合硬件资源,完善软件服务”的原则,搞好楼宇创新。整合西炮台社区1500平方米的社区用房资源,按照“街道楼宇办+楼宇综合服务中心+楼宇信息系统平台”的管理模式,打造街道、社区、物业、工商、税务等合署办公的团队服务平台。完善五项软件服务,即经济服务、民生保障、城市管理、综合治理和党群建设五进楼宇,为楼宇企业提供更加贴心的一站式服务及家庭般的保姆式服务。
新闻推荐
我们也有海参但我们只卖海参花, 周末到烟台日报社抢购野生冰岛海参花
本报讯(YMG记者)海参之滋补功效路人皆知,在烟台乃至全国,冬季进补食用海参已成为一个不成文的传统。但是,对海参花,人们却是知之甚少。海参卵与内脏学名叫海参花...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