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烟台市近年来也遇到了诸如停车难、秩序乱、行车难等不容回避的城市管理难题,交通拥堵带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自2000年以来,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道路交通秩序,烟台市立足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以智能交通为抓手,大力实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畅通工程”。经过不懈努力,在全市机动车和驾驶人数双双突破180万大关的情况下,烟台市市区道路交通秩序进一步好转,交通参与者文明交通意识逐步增强,道路交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实施畅通工程活动取得了令人鼓舞的优异成绩。
5年投资500亿新改建30条道路
烟台市自2000年实施“畅通工程”工作伊始,市委、市政府工作上加强领导、政策上倾斜支持、资金上全力保障,全面加大创建力度,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公安、住建、交通、财政、规划、城管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烟台市实施“畅通工程”领导小组,并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设立了畅通工程办公室,制定了《烟台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畅通工程”实施方案》。领导小组定期组织现场办公,尤其是在城市重大项目建设、道路改扩建、交通堵点解决等问题上,共同研究解决城市交通发展难题,有效改变以往各自为政、职能脱节的问题。
在完善交通设施建设管理投入机制上,实现了配套设施与主体工程规划、建设、使用“三同时”,推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新建了初家小学、烟台三中、鲁东大学等5处过街天桥,确保了道路畅通和行人安全。在肿瘤医院、中萃苑一期、机场路立交桥、慎礼小区等区域开工建设停车场5处,累计增加停车位1500余个,市民出行更加便利。全市投资2.56亿,在六车道以上城市道路及四车道以上公路增设中央隔离护栏800余公里,在全省率先完成100%的安装任务。
5年来,烟台市累计投资500亿元,新建和改扩建了滨河西路、轸大路、莱源路等30多条主次干道,在原有塔山、南山、东口等隧道的基础上,又打通魁星楼、黄金顶、通世南路、璜山等四条隧道,并继续修建胜利南路隧道,使原本被河海、山体“切割”的五区,实现“互通融合”,形成“贯通南北山海、拓展东西两翼”大市区发展框架。目前,烟台市区建成区道路长度为1730.8公里,人均道路面积为18.9平方米,建成区面积达到273.2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提高到63.8%。
路口信号灯优先放行公交车
积极推动“公交优先”战略落实,出台了扶持公交发展政策,市财政全年投入6000余万元补贴城市公交。推行“阳光港城一卡通”、“市民卡”公交车乘用卡,对学生等低收入人群实行更低的票价政策,将老年人免费乘车年龄由70周岁调整到65周岁。开通了机场路、北马路、观海路等公交专用道,积极开展南大街、只楚路公交专用道设置的可行性研究。同时,依托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探索实行公交信号优先控制,对公交车优先放行,并在主干道试点推行公交显示屏,逐步实现公交车到达智能预报功能。目前,市区公交线路73条,公交站点达到1716个,公共交通站点300米半径覆盖范围为235.7平方公里,公共交通覆盖率为87.5%,中心区实现公交线路全覆盖;公交车辆折合2385标台,万人拥有公交车15.1标台,市民出行公共汽车分担率提升到26.2%,公交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为减少突发事件对正常交通的干扰,2007年起,公安交警部门协调保险公司,在市区组建4处轻微交通事故保险理赔服务中心,实现轻微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和保险理赔“一站式”服务,目前,保险理赔服务中心每天受理轻微事故百余起,最大限度地缓解了因交通事故引发的交通拥堵。为进一步化解社会矛盾,和谐警民关系,促进交通管理创新,公安交警部门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中引入人民调解机制,将公安、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关资源有效整合,推行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和人民调解的“三调联动”工作机制,这一机制在化解社会矛盾、提高交通事故处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
在对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施以重拳的同时,择老城区拥堵较为严重的26个交叉路口,进行交通组织设计和路口改造。对260处灯控路口的车道渠化、信号配时进行全面排查整改,有条件的路口全部实行直左分离、左转待转、提前调头的放行方式,提高道路通行效率。进一步加强自行车慢道系统建设,将红旗中路与山海路交叉口等6个路口以及通世路3.2公里的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合并,提高了路口通行效率。为规范停车场停车服务收费行为,正确运用价格杠杆调节停车矛盾、缓解交通压力。物价部门出台了《烟台市停车场停车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按照不同区域、不同时段、不同车型,实施差别化的机动车停车收费措施。在交通诱导上,综合采用标志、地图、电台、诱导屏、短信息等载体,提高交通诱导效能。
全市主干道将实现“绿波控制”
严查涉酒涉毒、涉牌涉证、三超一疲劳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也是交警部门的重要工作。今年以来,交警部门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60万起,其中饮酒驾驶3293起、醉酒驾驶76起、无证驾驶7851起、客运超员295起、货车超载5512起、超速36.6万起、疲劳驾驶1468起。因醉酒驾驶涉嫌危险驾驶罪立案41起、追刑4人。因涉嫌交通肇事罪立案268起,因交通事故逮捕53人、拘留144人,终身禁驾40人,吊销肇事责任者驾驶证243枚。
在烟台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方面,全面启动《市区智能道路交通管理工程三年规划》,增设高清监控328处、电子警察103处、卡口23处、诱导41处、流量采集49处、智能信号控制300处。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路口违法率降低40%,机动车在单位时间内通行量提升13%,主干道将实现绿波控制,市区平均车速将提高10%以上,非现场查处交通违法行为占总量的70%以上,利用监控设备为交通肇事逃逸、治安刑事案件提供线索300余起,实现了“精确预警、精确指挥、精确防范”的目标,使交通管理真正从“体力型、经验型的粗放化管理模式”逐步向“智力型、科学型的集约化管理模式”转变。
市公安局副局长、交警支队支队长张治平表示:“‘全国畅通工程一等管理水平\’是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国家级最高荣誉,是树立城市品牌、增强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形象工程\’、改善城市环境的‘基础工程\’、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民心工程\’,也是烟台交警的不懈追求。今后,我们将着眼城市建设发展大局,找准问题,创新机制,强化措施,增强城市竞争力,奋力实现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新突破,为建设文明交通、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烟台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新闻推荐
《甜心巧克力》林志玲左右为难选真爱, 订烟台晚报,免费看大片
本报讯(YMG记者孙朝军通讯员姜正华)随着光棍节的临近,各路电影瞄准这一档期扎堆上映,有9部新片将在今日同时上映,其中最让人期待的自然是好莱坞超级英雄巨制《...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