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
罪
造句:关你何事,你这不是“遭洋罪”吗?
胶东人对“受苦”一词的另一种表达叫“遭罪”,而把遭受与己无关的无名之苦叫“遭洋罪”,还有人更直接地叫做“遭洋鬼子罪”。什么叫“洋罪”,难道还有相对应的“土罪”么?这要从烟台人初识洋货、洋教和洋人说起。
十九世纪中叶胶东人同西方人接触之际,欧美国家已有二百年左右的工业革命的历史,而胶东当时还是典型的以农耕和渔捕为主业的农业社会。且不说西方人是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从双方的进出口贸易看,西方进入烟台的是冠以“洋”字的各种工业产品,而烟台出口到西方的则是农副产品和土特产品;基于工业文明的西方人已有二百年公民社会及公民意识的滋养,而胶东人还是一个基于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的乡民意识群体;西方基督教依傍工业文明而获得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得以跨越疆界而向四面八方播撒他们的博爱理念,而起于中土的儒家文化的仁爱,却尚未得到超越出家族的群体组织或中间机构的传播。令胶东乡民大惑不解的是,那些来自西方的金发碧眼的传教士,远渡重洋,来胶东兴学校,建医院,收留弃婴,创办孤儿院等等;胶东人还目睹了传教士去捻军军营劝他们不要屠戮百姓,而惨遭捻军杀害。这些来自西洋的传教士所遭受的是与个人的生死安危无关的“无名”之罪,胶东人名之为“洋罪”,平民百姓更是戏称为“洋鬼子罪”。
那些正在成型的烟台早期白领阶层开始反思:哦,原来在家族亲情和江湖友情之外和之上,尚有一种普世之情,正是这种普世之情可以把对具体“人”之爱上升为对人“类”的爱,并为“类”的“救赎”而慷慨赴死。这个正在上升的阶层开始将心比心,把仁爱与博爱相交融,逐渐生发出某种普世价值观。而那些疲于谋生的芸芸众生,仍旧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生活哲学,视超然的义举为“遭洋罪”或“遭洋鬼子罪”,绵绵不绝,风行至今。
新闻推荐
关心下一代,也有我一份, 烟台男科疾病研究所为青少年朋友送全年晚报
本报讯(YMG记者史崇胤)关心下一代一直是个很敏感的话题,但大多数的关心仅限于物质层面的。现在不同了,烟台男科疾病研究所为每位15-20周岁的男性青少年朋友联手...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