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雷剧:主创不采访只靠凭空臆想
《闯关东前传》由萨日娜、于小伟、闫学晶、赵毅等实力派领衔主演,讲述1868年,英法联军占领烟台,迫使清政府妥协,山东乡勇在管大田带领下举旗反抗,洋人勾结清兵镇压,壮士遭血洗。儿子管粮、管水因为父报仇被通缉,管母指引兄弟逃亡开始闯关东之路。《闯关东》是从1904年写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讲述朱开山一家闯关东,主题是“生存”;而中篇则从“九一八”写到1949年,主题为“抉择”;《闯关东前传》年代更靠前,主题“大爱”。
高满堂为什么三部作品年代背景围绕抗战前后,但故事却避开抗战主题,是因为他对当下抗战剧市场乱象有意见吗?对此,高满堂解释说:“闯关东应该算是我的一种情结,我的家人都是闯关东到了东北,包括我的很多亲戚。《闯关东》系列是我完成的对先人的承诺。”“闯关东系列”中有高满堂大量的生活故事和采访,而他认为,当下抗战雷剧丛生,是因为主创团队拒绝采访、凭空臆想,“创作《闯关东》时,我们也有采访老抗联,问他们‘鬼子好打吗?\’都说‘不好打啊,小鬼子枪法老准了,通常我们牺牲五个,才能打死他们一个\’。不像我们现在拍的抗战剧,动不动扔一包绣花针,撂倒鬼子一片。”
反排行:对编剧富豪榜完全不感冒
提到第一编剧,就不得不提日前出炉的、令人咋舌的“编剧作家富豪榜”,“剧有钱”也成了山东卫视《闯关东前传》首映礼上备受关注的话题。称高满堂“第一编剧”,他忙不迭地拒绝:“不敢啊”,和他聊“富豪榜”,他感叹“反感”。问他以3000万薪酬排名首席,林和平、于正分列二三,作何感想?他礼貌地反问:“我本人当然不感兴趣,但我哪敢说得罪人的话呢?”
身为中国电视剧编剧协会会长,高满堂认为当下中国编剧界最大的问题是“署名和薪酬权责没有在合同中明确”。“在编剧协会,每年有关署名方面的纠纷都得有十几起,都是合同没有明确权责。”
高满堂也曾合作过一些年轻编剧,他们说可以不要钱,不署名,只求学些东西。“但是我都主动和他们签合同:‘说吧,你希望的薪酬是多少,自己填。10万?那不行,得再加个0,编剧是很辛苦的,我得再给你加个0。等电视剧拍摄快结束了,我又把他找来,告诉他,电视剧尾款也打过来了。结果他很惊诧地问:‘高老师,款不是结过了吗?\’我就说‘那是前期,片方又打了尾款,再给你300万。’编剧是很辛苦的工作,谁参与创作,就要把谁的署名薪酬等权益都明确。”
讲故事:源于生活的事要与人分享
和高满堂合作过的人,都熟知他的豪情与激情。与很多编剧不喜欢采访,采访到素材怕与人交流泄密不同,高满堂是个对讲故事本身有执著热情的人,而且他是个不吝讲故事的编剧。来山东卫视参加《闯关东前传》主创见面会,人多热闹了,高满堂就开始讲故事,故事讲到一半,来客打断,邀约吃饭,再聚到饭桌,高满堂必然要坚持把故事讲完。
高满堂怀揣着好多故事,而故事的基础源于大量的采访。写过《闯关东》后,高满堂就把他从家族和亲友那里听闻的故事写尽了。到了《闯关东前传》,所有故事都源于新采访,整整三个多月,被奉为“编剧排行榜”首富的编剧,倾一年中四分之一还要多的时间,行走数千公里,收集有关那段历史的民间故事。事实上,《闯关东前传》很多触目惊心的故事都源自高满堂的真实采访。比如管水凭着功夫在边境“闯崴子”,高满堂说:“以前听说过‘闯崴子\’,采访后才知道那些人的事儿真的很震撼。当年那些人闯到俄罗斯,把珠宝吞到肚子里再带回来,有些人吞了之后挺不住就死了,这些事情要不经过采访,光靠编剧想,那是想不到的。”
一段荡气回肠的故事,一抹中华儿女大仁大爱大善的血性情怀。每天19:30《闯关东前传》,听中国最会讲故事的编剧给您讲述一个触目惊心的家族故事。梁巍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邸燕于朝霞YMG记者曲彩云摄影报道)“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昨天,德新社区乐山里17号102岁老人段淑美家里传出了快乐的歌声,烟台口腔医院和德...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