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水、北上坊西牟、东南哨
只楚区片12个改造项目中有8个部分主体建设完工
提起旧居改造,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改造、什么时候能改造好。对于只楚区片的百姓来说也不例外。昨日,记者从只楚园获悉,截至目前,只楚区片12个改造项目———东南哨、北上坊、芝水、宫家岛、沙埠、西牟、南上坊、只楚、东玉、西玉、孙家、北皂,目前8个项目———东南哨、北上坊、芝水、宫家岛、沙埠、西牟、南上坊、只楚已全面开工。那么,开工的项目进展如何呢?带着疑问,昨日记者来到只楚区片旧居改造项目现场一探究竟。
文/实习生安益图/YMG记者刘洋通讯员林思静
8个项目部分主体建设已完工
昨天上午九点半,记者来到了东南哨安置点,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已经基本建设完毕的“洋气”小高层。“你眼前看到的这17栋楼,是东南哨村的旧居改造一期安置点,目前已经全部封顶,主体建设已经基本竣工,现在就差水、电、暖、绿化、道路等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安装了。”只楚园建设办王振民主任介绍。
记者发现,在已经建成的东南哨安置点旁边,塔吊正在加紧作业,施工人员在铺设钢筋。据王主任介绍,正在建设中的便是东南哨二期工程,准备先行建设4栋楼房,目前正在进行基础施工,为了加快进程,在温度允许的情况下,会一直不停工作业。在离东南哨安置点不远处便是北上坊安置点和芝水安置点,工程也是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北上坊安置点一期的11栋和芝水安置点一期的7栋小高层目前都已完工封顶,二期工程也在加紧施工中。”王主任说,“除了东南哨、北上坊和芝水外,宫家岛、沙埠、西牟、南上坊等安置点均有10万平方米及以上住宅主体封顶,正在进行内外装修工程。西牟的自来水、煤气、暖气基本安装完毕,部分楼栋已经达到验收标准,配套的网点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已完工。如果配套项目顺利,芝水、东南哨、西牟、北上坊安置点最快明年便可交房,其他安置点也会陆续加快交房。此外,剩余东玉、西玉、孙家、北皂的安置点也会尽快启动。”
实行“撤居并点”,规划南、中、北安置区
看着眼前集中的安置区,记者心中产生了疑问,原本这些村都不在一起,安置点怎么却集中起来了呢?据只楚园慕程杰书记介绍,由于只楚区片改造涉及只楚街道所有未完成旧居改造的12个居民区,涵盖涉农人口4万多人,总占地面积达到4.6万余亩,占只楚总面积的近90%。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可利用土地,从一开始,只楚街道便确立了“规划先行、连片开发、集中安置”的总体思路。“在居民安置小区规划上,我们就打破了原有的居民区界限,实行‘撤居并点\’,规划南、中、北三大集中安置区,将原本分布零散的居民区统一安置在最适宜居住的东部山体附近。”慕书记说,一方面,位于红旗西路以南、红旗南路以东至山体的区域,原已有锦绣新城、康和新城等几个成熟小区,在此集中安置,便于安置小区日后的管理和配套;另一方面,各居集中安置后,旧居范围大规模的连片净地被置换出来,也可为日后的对外招商合作开发打下良好基础,特别是将位于夹河东岸的东玉和西玉两个居民区集中安置,对于下一步的夹河生态改造开发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合理规划、集中安置,未来几年,在红旗南路两侧,将形成东侧安置为主、西侧商业开发的只楚“中心商住区”,该区域与铁路以西的“产业集中区”和夹河东岸的“生态休闲区”互补,将加快只楚乃至市区西部经济发展。
明年五条道路全部建成,方便居民出行
要实现综合配套,路网是基础和关键。对此只楚园(街道)和各居委高度重视,迎难而上,完善配套路网建设。“北上坊、东南哨、南上坊、沙埠等几个安置点,配套道路尚不完善,影响后期配套,为此街道和各相关居委就一起主动对接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将红旗南路、电厂东路及其辅路、华泰路、华盛路纳入市区城建重点工程的大盘子。”慕程杰书记说。
目前,红旗南路道路房屋征收、清障、拆迁已完成90%,电厂东路及其辅路、华泰路清障工作已完毕,华盛路的用地评估工作已完成,河滨东路也正在建设中。到明年,红旗南路、电厂东路及其辅路、华泰路及华盛路将陆续启动,路网建成后,其他配套相关问题便可争取一次性解决。
新东南哨建人工湖,新北上坊建广场
除了一个个楼盘拔地而起,主体建设已经成型,在未来,只楚区片还将形成休闲娱乐中心。建设办王振民主任告诉记者,在北上坊安置点的东面,东南哨安置点的南面区域,未来将改造吴家沟水库,改造后将建成50亩左右的人工湖,并会配套绿化建成一个200亩的公园,让附近居民不仅住的舒服,还能玩的开心。“你看这一片区域,将来还会建成一个达百亩的文化健身广场,这个广场不仅可以丰富东南哨、北上坊两个安置点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附近锦绣新城、康和新城等小区的居民也都可以集中到广场上散步、跳舞、游玩。”王主任指着北上坊安置点的一片区域说,“另外,这个百亩的广场下面,是个地下停车场,在项目规划设计时,我们就提前考虑到了居民车辆停放问题。现在随着辖区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家每户基本都拥有了汽车,这个近百亩的地下停车场,不仅可以满足未来搬迁居民的要求,而且也可以方便到广场来休闲的市民停放车辆。”
除此之外,据了解,在集中安置点附近,将来还规划建设集幼儿园、小学、初中于一体的学校、社区医院、农贸市场、社区管理用房、警务室等配套设施,推进居民区各项事业由“农村”向“城市”彻底转变。
北上坊、芝水等居委为百姓买养老保险
除了安置房很快可以住上外,让只楚区片百姓高兴的还有很多贴心政策。据慕程杰书记介绍,为了保证居民顺利搬迁,在安置户型设计、拆迁安置方案制定等方面都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对居民不满意的规划方案,一直坚持修改至绝大多数居民满意为止。此外,为保证失地居民养老,部分居民区还为退休老人购买了保险,截至目前,北上坊居委会、芝水居委会已经给所有50岁以上女性村民、60岁以上的男性村民购买了养老保险,孙家居委也以补贴的形式给居民区所有退休老人办理了养老保险,为日后村民的生活提供物质保障。“在就业方面,像小区物业、村办企业以及日后的招商企业在制造、加工、安装、服务业等领域都会需要大量人力,如果是村里没有工作的人,我们会优先安排,从而解决就业问题。”慕书记说,“还有这十二个改造村的孩子上幼儿园的问题也是免托儿费,从而减轻村民的家庭负担。”
在西牟村的安置点现场,记者碰巧遇到了前来查看建设进程的村民张作伦。他告诉记者,村民都很关注只楚区片的改造进程,迫切希望早日住上楼房。“俺们村的人都很着急啥时候能住上楼房,所以让我来看看建的咋样了。”张作伦说,“村里大部分的平房都建了四五十年了,除了住的环境不好外,最主要的是冬天还得自己烧炉子,不仅费劲而且还不安全。等住上楼房后,就有暖气了,再也不用费劲烧炉子了。”
相关链接
只楚区片改造工程
芝罘区只楚园位于芝罘城区西部,是老烟台人口中的“西郊”,辖区总面积34.2平方公里,辖13个居民区和2个社区,总人口6.1万人。长期以来,由于城市发展的不平衡,只楚的城市化进程较为缓慢,绝大部分居民仍生活在“矮、旧、破”的平房中,居住条件差,配套设施及养老和医疗保障等也相对落后。
2009年,省委、省政府围绕“保增长、调结构”,提出了“农村住房改造战略”,市、区政府也相继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只楚园抓住这一有利机遇,整合提出了“只楚区片改造”项目,该项目涉及只楚所有未完成旧居改造的12个居民区,涵盖涉农人口4万多人,总占地面积达到4.6万余亩,占只楚总面积的近90%。近年来,只楚园以旧居改造为核心,加快推进各居民区安置房建设,推进各项事业由“农村”向“城市”转变,截至目前,整个只楚区片改造工程累计开工约180万平方米,主体建成120多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0余亿元。
新闻推荐
YMG记者最近,吕女士上三年级的儿子冬冬作文进步非常快,从原来只能写短短几行字,到现在能写两页纸,还被老师当范文读了。同学父母纷纷向吕女士打听“妙招”。...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