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记者牟国庆
每次与烟台天润大明艺术品有限公司总裁姜大华聊天,他都会与我说起一个人,而每当说起这个人的时候,他都会由衷地流露出一种佩服状。那么,这个人是谁呢?她就是策展人、北京峤美美术馆创办人———陈正英女士。近日,记者终于有幸在东山宾馆见到了陈正英女士,并就美术策展的话题与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YMG记者:策展人(curator)的产生与西方博物馆、美术馆体系的建立密切相关。英文“curator”一词在英汉词典中以前通常被翻译成“博物馆馆长”、“掌管者”或“监护人”等,和艺术关系最为密切的大概是“博物馆馆长”了。作为一名成功的策展人和峤美美术馆的创办人,请您谈谈在西方语境中,策展人作为一种职业的发展历程。
陈正英:事实上,在西方语境中,“curator”作为一种职业,最早主要是指16世纪以来随着私人博物馆的兴起而出现的在馆内负责藏品研究、保管和陈列的专职人员。在某些情况下,curator可能也就是馆长(director),亦需负责博物馆的行政管理、资金筹集和社会关系等。后来,随着艺术品在馆藏中的数量增多和重要性上升,出现了专门负责馆藏艺术品研究、保管和陈列的人员。17世纪以后,私人博物馆开始向公众开放。博物馆经常按时代或主题组织一些专题艺术展览或陈列,这样就出现了早期的“策展人”。18世纪以后,在欧美等地出现了众多的国家博物馆,特别是专业的艺术博物馆或美术馆,如英国的“大英博物馆”、丹麦的“哥本哈根国立美术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法国“卢浮宫国家艺术博物馆”等。在这些规模宏大的艺术博物馆或美术馆中,又进一步按照地区或时代细分,出现了专门负责某个地区或时代艺术藏品的研究、保管和陈列的专业人员,他们也负责相关领域的临时性展览,但一般不负责整个博物馆或美术馆的经营管理。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艺术机构常设策展人。最近20年左右,西方一些博物馆或美术馆开始设立当代艺术策展人职位,这些人员专业背景五花八门,有艺术史、博物馆学、艺术批评、艺术管理,也有专门的艺术展览策划学。其工作内容主要是策划组织各种具有探索性的当代艺术展。
YMG记者:关于“独立策展人”的话题现在在艺术杂志上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但是大部分读者对“独立策展人”的历史并不是太清楚。请您谈谈“独立策展人”在西方的兴起以及发展状况如何?陈正英:好的。与策展人相对应的则是独立策展人或独立策划人。源头可以远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前卫艺术的兴起或更早。在一战之前的法国巴黎,独立沙龙和秋季沙龙相继成立,展出被当时官方沙龙评审委员会排斥的新绘画,并提出了“不要评委、不要评奖”的口号。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首次群展(1905年),展览的策划人实际上是马蒂斯的朋友、时任秋季沙龙副主席的乔治·德瓦里尔。
在后来的超现实主义流派中,法国作家、艺术批评家安德鲁·布勒东作为该流派的主要发言人,于1942年在纽约策划了大型展览“超现实主义的最初文本”,影响很大。
美国艺术批评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也曾于1950年在纽约策划“新天才”展。尽管这些人在展览策划方面已经具备了独立策展人的某些特点,他们当时并不以“独立策展人”自居,人们也没有把他们当成“独立策展人”。
严格意义上的独立策展人则出现在20世纪后半期。一个较为明显的证据就是国际独立策展人协会1975年在美国纽约的成立,该机构旨在通过国际巡回展览等相关活动促进对当代艺术的理解和欣赏。有文章认为瑞士人赫拉德·史泽曼是目前艺坛热门行业“独立策展人”的鼻祖宗师,他于1969年在纽约策划的展览“当态度成为形式:作品一过程一观念一情境一信息”为当代艺术史创下重要坐标,其独特的策展理念和手法同时为“独立策展人”这一新兴专业领域奠立了基本的雏形。
这些“独立策展人”,奔走于艺术家、美术馆、赞助人之间,运用他们的智慧、能力和人脉,策划出不少颇具创意和影响的艺术展览。
YMG记者:作为当代新时期成长起来的策展人,请您谈谈策展人在中国的发展情况,中国有哪些比较著名的策展人?另外也请谈谈您是如何走上策展人的岗位的?陈正英:策展人在中国至少晚了30年。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展”是坐标,它造就了国内第一批策展人。尽管这个词当年还没从台湾传过来,但谁又能否定高名潞、栗宪庭、周彦、费大为、范迪安、王明贤、侯瀚如、殷双喜的策展实验呢?上世纪九十年代是中国本土策展人的形成期,那时,策展人绝对是一个新鲜词。时间进入21世纪以后,策展人在中国进入一个较大的发展时期,新一代策展人可以说是十八般武艺都可以拿出来施展的,没有很固定的模式。
我是从国外留学回来以后慢慢热爱并走上这条道路的,至今也只有十年左右的时间,尽管朋友们很支持我鼓励我,在圈内也有了一点影响,但是我知道我只是依照自己的天性顺势而为,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以后我和我的同事们还会加倍努力,争取为中国书画艺术的繁荣多做一点事情。
新闻推荐
交警部门广泛听取市民意见,先沟通后整治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